新社会阶层的兴起与中国共产党领导权实现路径

发布时间:2018-02-16 08:51

  本文关键词: 新社会阶层 中国共产党 领导权 实现路径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新的社会阶层是在改革不断深入、对外开放不断深化中持续发展壮大的社会群体,经历了缓慢起步、快速成长阶段,新的社会阶层进入稳定发展时期。这一群体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培育者、参与者和推动者,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具有重要的促发展、促和谐功能;同时,新社会阶层的思想认识、价值取向也具有多元多样的特点。新社会阶层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工人阶级重要而可靠的同盟军。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除了发挥工人阶级、广大农民的主力军作用外,还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凸显新的社会阶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生力军作用。 发挥新社会阶层的生力军作用,使其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正能量,就必须加强党对新社会阶层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权来源于无产阶级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权,但要实现对新社会阶层的有效领导,必须构建团结联系的体制机制,在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中,引导新社会阶层认同和接受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共产党对新社会阶层领导权的实现,取决于构建团结引导体制机制的有效性和团结引导工作的有效性。对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担负着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现代化重任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加强对新社会阶层的团结引导,需要在加强自身先进性、纯洁性建设的同时,着力在三个方面付出努力: 首先,,发挥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政治包容性强的特点和优势,将团结引导新社会阶层纳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框架。积极稳妥地在新社会阶层人士中发展民主党派成员,使参政党成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引导新社会阶层的组织依托;同时要加强人民政协自身建设,适应社会结构的变化,积极稳妥地调整政协界别政策,把新社会阶层中的优秀代表人士吸纳进人民政协,加强界别建设,在引导他们有序政治参与中实现党对新阶层的领导。 其次,充分挖掘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资源优势,依托党的组织网络,把团结凝聚新社会阶层工作纳入党的群众工作体系。基层党组织在团结凝聚新社会阶层中,要注重发挥模范堡垒作用,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给予这一社会群体特别关注,创新思路载体,建立健全机制,以真情服务为先导,以社会实践为平台,以典型示范为引领,以“两新”组织党建为机遇,以社区和社会组织为重要阵地,做好团结引导工作。 再次,把社会组织和城市社区作为团结引导新社会阶层的基础阵地。在国家与社会相对分离、公民社会初露雏形的条件下,社会组织是境外势力、异己力量与中国共产党争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重点领域,社区也成为有关社会力量争相施加影响的空间和舞台。因此,中国共产党要坚守社会组织和社区这一基础阵地,加强对新社会阶层的团结引领,潜移默化地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工作,增加新阶层人士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在他们的“同意”和“意见一致”基础之上实现党对新社会阶层的领导。为此,在社会组织层面,要构建党与社会组织的联系机制,依托枢纽型社会组织和枢纽式管理联系机制,加强对众多社会组织的联系,使社会组织在助推新社会阶层事业发展的同时,成为党团结联系新社会阶层的桥梁和纽带。在社区层面,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要把团结引导新社会阶层人士工作纳入群众工作体系,整合社区资源,共同做好工作。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63;D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国亮;廖鸿;;社会组织党建的现状、难题与对策——基于一项全国性调查的深入分析[J];长白学刊;2012年03期

2 王浩斌;;我国新社会阶层形成及发展的政治生态基础[J];长江论坛;2009年05期

3 ;一九五二年上海市街道里弄居民组织工作情况总结——建国初上海社区组织史料选(二)[J];档案与史学;2001年06期

4 张旭东;;改革开放以来关于私营经济发展的五次大争论[J];党史纵横;2008年05期

5 杨丽萍;;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上海里弄整顿[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年05期

6 敬NB嘉;刘春荣;;居委会直选与城市基层治理——对2006年上海市居委会直接选举的分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陈永杰;;改革开放30年与新的社会阶层的兴起——关于新的社会阶层的若干分析[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陈哲;;积极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J];法制与社会;2008年18期

9 武三中;中国新社会阶层产生的社会根源[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布鲁斯·J.迪克森;王瑾;;更新中国模式[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潘强恩;[N];光明日报;2003年

2 西南大学 崔延强 宜宾学院 郭平;[N];光明日报;2011年

3 《中国私营企业研究》课题组;[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管前程;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峰坤;论城市社区公共精神培育中的政府责任[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151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5151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8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