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探析

发布时间:2018-03-08 11:09

  本文选题:交往 切入点:交往关系 出处:《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的社会存在方式,交往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断改变形式,制约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当前,无论是全球化的突飞猛进,还是国内发展所面临的交往困境,都突现出研究交往问题的紧迫性。因而梳理并分析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对于正确解决当前各种交往问题有着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这一理论进行探讨。 第一,梳理马克思以前的传统交往观并阐述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正是在传统哲学家努力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问题的基础上,克服前人的理论缺陷而逐渐形成的。因此,理清交往理论的发展史,对于全面、透彻理解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及其革命性变革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他首先克服抽象的人,为交往理论确立唯物主义方向;接着寻找交往关系的根基,奠定交往思想的物质实践基础,并初步形成系统地交往理论。马克思进一步深入实践层面,把交往理论应用于对资本主义的现实考察中,并在批判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揭示出交往理论的现实依据。到了晚年马克思从历史性交往的视角考察东方社会发展道路,对之前关于原始社会交往关系的研究作补充,丰富了世界交往问题的探讨,从而使其交往理论得到熟练运用和验证。 第二,,深入分析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主要内容。交往是现实存在的人进行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前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环节,是个体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因而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我们完整理解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革命性变革的核心范畴。马克思认为,只有生产力和交往普遍化发展,个人的自由个性才能全面发展。如果生产力和交往得不到普遍发展,人就只能为了生存而活动,不可能有全面发展的需求,更不可能实现全面发展。 第三,揭示马克思交往理论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作为一套具体的理论思想和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马克思交往理论为当代提供多角度的意义和价值。本文从世界交往、社会发展以及人的发展三个角度来阐述马克思交往理论对当代社会的启示。立足现实需要,在当代共同交往语境下发掘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当代价值。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A8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治水;;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科学内涵的丰富性[J];沧桑;2006年01期

2 曹卫东;Communication(交往)[J];读书;1995年02期

3 李虹;项松林;;交往:社会发展的重要维度——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思想意蕴论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王晓华,张建华;交往的异化及其扬弃——对马克思社会理论的现代解读[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魏涌;;马克思交往理论视域下的和谐社会构建[J];决策探索(上半月);2007年01期

6 许美玲;;马克思交往理论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01期

7 贺善侃;论交往的实践本性和主体性特征[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郑召利,杨林林;生产、交往与人的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3年01期

9 万光侠;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10 张金成;试论交往实践[J];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项松林;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与时代发展[D];安徽大学;2004年

2 邵春波;简论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3 帅晓林;马克思交往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章奇;全球化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及其当代价值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秀丽;马克思交往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新疆大学;2007年

6 姜宝贺;马克思交往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836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5836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5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