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人才观在当代中国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6 16:56

  本文选题:马克思主义 切入点:人才观 出处:《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国历来十分重视人才问题,坚持在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才观。本文在对马克思主义人才观内涵和特点进行综合归纳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发展现状,阐释了其发展规律和基本特征,并以此为依据探究新时期创新中国人事人才工作的新路径。 本文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对国内外的研究做了简要评析。第二部分:界定了马克思主义人才观概念,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内涵及基本特点。第三部分:在识人、用人、培养人三个方面总结概括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基本特征;第四部分:探析马克思主义人才观在当代中国继承与发展的规律性,分析出当代中国人才观与马克思主义人才观是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第五部分:揭示马克思主义人才观在当代中国发展的趋势与重要意义,指出了“社会发展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人才观提出新的要求”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人才观对推动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第六部分:在对文章进行深入总结的同时,对我国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才观提出了切实建议。
[Abstract]:In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advancing by leaps and bounds, and the competition of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fierce. In the end, this kind of competition is, in the final analysis, the competition for talents. Our country has alway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issue of talents and adhered to the guidance of the Marxist concept of talent. In the light of China's specific national conditions, the Marxist concept of talent has been enriched and developed in practice.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summary of the connota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rxist concept of talent, This paper analyze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t talent concept in contemporary China, explains its development law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explores the new path of innovating the personnel and talent work in China in the new period.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mainly from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situation, has made the brief appraisal to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the second part: has defined the Marxism talented person concept, The third part summarizes and generalizes the main contents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rxist talent concept in three aspects: knowing people, employing people and cultivating people. The fourth part: analyze the laws of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Marxist talent concept in contemporary China, and analyze that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talent concept and Marxist talent view are in the same vein and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Part V: reveal the trend and significance of Marxist talent view in contemporary China. It points out that "the social development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Marxist talent concept" and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Marxist talent concep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Some practical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enrich and develop the Marxist concept of talent in practice.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A811;C96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良武;;领导干部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J];新重庆;2004年04期

2 傅超;;论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人才观[J];湖北农机化;2007年03期

3 李满庆;根治“眼疾”求人才——论领导干部的人才观[J];首都医药;2004年07期

4 董治凯;;解读沈阳人才强市战略的基本内涵[J];沈阳干部学刊;2005年06期

5 本刊记者;;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环节[J];政协天地;2004年02期

6 杨东升;;树立科学的人才观[J];群众;2006年08期

7 曾琦云;;从中国文化看曾国藩的人才观[J];世纪桥;2008年16期

8 李佰军;走出人才认识误区 树立科学人才观[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5期

9 陈岸然;;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学习胡锦涛主席关于科学人才观的重要论述[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6年06期

10 贾久昌;;建国初期邓子恢的人才观[J];福建党史月刊;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廖民生;;树立和落实科学的人才观,促进海南更快更好地发展[A];海南省“人才发展与荣辱观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黄爱峰;方春妮;何志林;;全面发展:新时期的中国竞技人才观[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3 ;吸引人才凝聚人才的途径与方法研究[A];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第十一届浙江省经营管理大师风采及浙江省经营管理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徐刚;黄训美;;思想与现实的交融——朱熹人才观的思考[A];02’中国北海《朱熹思想与以德治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贯彻人才会议精神工作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A];全国纺织教育学会纺织教育交流会议文集[C];2004年

6 孙艳;贺秀兰;;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做好高速公路人才工作[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年

7 ;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与措施[A];安康市社科联——全市组织系统2004年度调研成果论文集[C];2004年

8 林丽伟;;做好新形势下人才工作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A];北京人才服务行业协会2003、2004、2005年获奖优秀学术研究成果汇编——人才市场的发展与创新(第二集)[C];2006年

9 ;让人才的活力竞相迸发——人才队伍建设的成就和经验[A];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C];2008年

10 秦彪;赵旭光;李其元;;加强学术交流 促进人才成长——浅谈市级科协如何做好学术交流工作[A];科技社团发展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2007中国科协年会第十五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军区政治部 杨庆;你我都可成才[N];解放军报;2011年

2 本报评论员;树立科学的人才观[N];中国石化报;2011年

3 ;树立崭新的人才观[N];中国信息报;2004年

4 何培德;人才观也要与时俱进[N];中华建筑报;2002年

5 周典琢;邓小平的人才观[N];安徽日报;2005年

6 杨蓁;树立新的人才观[N];光明日报;2003年

7 邓继林;树立全面的人才观[N];解放军报;2003年

8 吴学安;我国人才观开始走向成熟[N];国际商报;2004年

9 史轩;开明的人才观:不拘一格求人才[N];新清华;2009年

10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校长 过建春;把握质量内涵 树立正确人才观[N];江苏教育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剑军;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黄爱华;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方略[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亚杰;基于集成的学位质量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袁旭东;中国引进海外人才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常晓勇;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国际人才竞争战略[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吴长春;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人才强国战略[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7 荣志远;区域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8 成应斌;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构思与机制创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9 王明杰;建国后党的人才资源思想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马万民;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管理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文敬;马克思主义人才观在当代中国的继承与发展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

2 李树国;胡锦涛人才观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3 李昤楠;马克思主义科技人才观在我国的发展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4 唐莲花;儒家人才观及其现代意义[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许伟;毛泽东的人才观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杨建新;全球化视野下我国人才观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童光明;邓小平人才观与我国公务员队伍建设[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8 李俊杰;论邓小平的人才观与西部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魏艳;小学教师创造性人才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南春子;墨子人才观及其当代意义[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687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6687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4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