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著作中的“人”——基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概念史考察
本文选题:人类 切入点:个人 出处:《学术月刊》2015年10期
【摘要】:"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焦点问题,然而,对于马克思著作中不同的"人"的术语辨析并不多见。基于"人本主义"和"以人为本"的讨论,并受"市民社会"和"物化"研究的直接影响,回到马克思的原初文本中去,可以发现,存在"人类""个人""人格"三个含义和用法都迥然不同的概念。"人类"的主要特征是"感性""对象性"的存在。这一主要得自费尔巴哈的概念,构成了马克思青年时期"主谓颠倒"黑格尔的出发点。在从"私有财产"批判推进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过程中,马克思确定了新的理论出发点,即从包含着关系维度的现实的"个人"出发,在物质生产方式中说明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历史规律。在此基础上,"人格"概念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获得了新的含义,资本主义"物化"现实中发生的"人格"关系颠倒呈现为"物象"关系。简言之,马克思对强调"感性"的"人类"、包含关系的"个人"、与"物象"直接对应的"人格"三个范畴的使用方式及其转变,既体现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不同理论维度和指向,也反映了马克思在科学历史观的创立和深化过程中所进行的有意识的思考和选择。对于马克思著作中概念术语的考察,不仅应强调原文的勘对,更应注重思想史语境和理论"述行"方式的辨析。
[Abstract]:"Man" is a focal issue in the study of Marxist philosophy. However, it is rare to distinguish the terms of "human" in Marx's works.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humanism" and "people-oriented", Under the direct influence of the study of "civil society" and "materialization", it can be found that by going back to Marx's original text, The existence of "human", "individual" and "personality" has three very different meanings and usage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human" is the existence of "sensibility" and "objectiveness", which is mainly derived from the concept of Feuerbach. In the process of criticizing and promoting political economy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ivate property", Marx determined a new theoretical starting point. That is, starting from the realistic "individual", which contains the relational dimension, explains the structure and historical law of human society in the material production mode. On this basis, the concept of "personality" has gained a new meaning in the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The relationship of personality in the reality of capitalistic materialization is reversed and presented as the relation of "physical image". In short, Marx's use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three categories of "human", including "individual" and "personality", which emphasize "sensibility" and "physical image", reflect the different theoretical dimensions and directions of Marx'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t also reflects Marx's conscious thinking and choice in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and deepening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history.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context of the history of thought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way of theory.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系;
【分类号】:A8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周嘉昕;;“物象化”“物化”还是“对象化”?——从思想史和马克思文本出发的理论选择[J];哲学研究;2014年12期
2 周嘉昕;;历史和文本中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学术月刊;2014年09期
3 周嘉昕;;什么是财产权?——德国古典哲学中法权学说的思想史考察[J];天津社会科学;2014年03期
4 侯才;;马克思的“个体”和“共同体”概念[J];哲学研究;2012年01期
5 李文堂;;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冰冰;;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质、内涵与意义[J];贵州社会科学;2017年04期
2 李猛;;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理论基础——兼论马克思与怀特海自然观的异同[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3 胡卫;;习近平的合作共赢战略思想探析[J];科学社会主义;2016年06期
4 周嘉昕;;《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青年马克思”文本群[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5 王静;;康德“范导性”理念的共产主义思想——兼与“建构性”理念的马克思共产主义比较[J];宿州学院学报;2016年11期
6 叶胜红;;马克思的个人理论及相关概念的厘定——一种人类个体生活的理论依据[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7 胡俊飞;;20世纪中国文学民族-个体二元论的反思与建构[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8 叶胜红;;国内外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研究综述[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年07期
9 张帅;;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的浅悟[J];党史博采(理论);2016年04期
10 毕照卿;;论马克思人类本质理论的逻辑进程[J];理论建设;2016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鲁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两次文本编排的不同特点分析[J];求是学刊;2012年04期
2 杨洪源;;原始手稿本来面貌的直接呈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原始顺序版”描述[J];教学与研究;2011年11期
3 周嘉昕;;逻辑与写作过程中的[对黑格尔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兼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史上的两种模式[J];晋阳学刊;2011年05期
4 李文堂;;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张一兵;周嘉昕;;市民社会:资本主义发展的自我认识——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一种谱系学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梁志学 ,徐友渔 ,黄裕生 ,高全喜 ,薛华 ,谢地坤 ,沈真;费希特《自然法权基础》座谈纪要[J];博览群书;2005年05期
7 李稳山;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的出版情况[J];社会科学;198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33、马克思著作中为什么也使用“劳动解放”的提法?[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1981年Z1期
2 勒弗昂;庄华;;对出版马克思著作的一些看法[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4年06期
3 李江帆;论马克思著作中的服务范畴[J];当代经济研究;1994年04期
4 谈育明;马克思著作中的“个人”及其意蕴[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徐洋;;关于马克思著作中名词“资本主义”使用的考证[J];国外理论动态;2011年02期
6 и.勃劳别尔格,B.萨多夫斯基,Б.尤金,王兴成;马克思著作中系统性原理的运用[J];国外社会科学;1979年06期
7 李维森;马克思著作中的“社会生产机体”概念[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6期
8 陈濯;试论马克思著作中的‘异化’概念[J];社会科学;1985年02期
9 杨玉珍;马克思著作中的生产力范畴探析[J];理论教学;1991年05期
10 文金兆;;马克思著作的思想美[J];新闻爱好者;2011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M.考林;黄陵渝;;成熟时期的马克思的异化观[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二辑)[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王怀成;马克思著作再现德国大学校园[N];光明日报;2008年
2 求是杂志编审 阎长贵;“把真理比做燧石”是马克思的名言吗[N];北京日报;2014年
3 江流;读马克思的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汪嘉波;马克思缘何再受西方青睐[N];光明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胡永刚;马克思与贝克风险思想比较[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2 李丽红;早期马克思著作中的主体思想及其发展[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杜晓青;马克思“实践的时间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728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672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