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海洋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18-04-22 10:39

  本文选题:中国共产党 + 海洋思想 ; 参考:《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年10期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海洋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海洋思想为来源,从海洋实践中总结、发展而成的,其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立海洋管理组织机构、积极参与新的国际海洋机制的构建。21世纪,党的和平共赢的海洋思想有了新的发展,提出了和谐海洋的新理念,确立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开始实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以及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推动海军战略转型建设,展现出海洋视野的全球性、海洋地位的战略性、海军战略的防御性、维护海洋权益手段的综合性以及海洋政策的和平性的特点。
[Abstract]: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maritime thoughts are derived from Marxist maritime thoughts and developed from the practice of the sea. The core contents of the thoughts are mainly embodied in four aspects, namely, building a strong navy and safeguarding the state's maritime rights and interest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arine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and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international marine mechanism.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Party's peaceful and win-win ocean thought has developed, put forward a new concept of a harmonious ocean, and established the strategic goal of building a strong marine power. By beginning to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the maritime Silk Road in the 21st century and resolutely safeguarding the national maritime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promoting the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of the navy, it shows the global view of the sea, the strategic position of the sea, and the defensive nature of the naval strategy. The integrality of means of safeguarding marine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eaceful nature of ocean policy.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治学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太平洋、印度洋战略研究”(14BGJ053) 上海政法学院创新性学术团队支持计划资助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5SKG07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820;D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杨金森;重大海洋政治、经济和环境问题综述(之二)[J];海洋开发与管理;1997年03期

2 杜一平;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海军建设思想的历史考察[J];军事历史;2001年04期

3 汪帮军;试论我国海洋管理体制的发展方向[J];水运管理;2003年03期

4 王琪;刘小杰;;我国实施区域海洋管理面临的困境及其破解之道[J];太平洋学报;2011年09期

5 张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框架下的海权思想研究[J];太平洋学报;2014年08期

6 陆儒德;从国际海洋法谈新的国土观念[J];中国软科学;1996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记者 曹国强 曹智;[N];人民日报;2009年

2 记者 曹智 李宣良;[N];人民日报;2011年

3 胡锦涛;[N];人民日报;2012年

4 ;[N];人民日报;2013年

5 ;[N];人民日报;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勇辉;美国石油地缘战略与中东地区安全[J];阿拉伯世界;2005年06期

2 王勇辉;;解读小布什时期美国大战略中的中东政策[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6年04期

3 郭渊;;对南海争端的国际海洋法分析[J];北方法学;2009年02期

4 田庆立;;大平正芳的中国观及外交实践[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雷瑜;;环保产业化的前提因素之生态税刍议[J];才智;2009年06期

6 刘志鹏;南海及周边地区的战略态势与中国对策[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12期

7 吴光红,薛纪渝;地理信息系统在近岸海域环境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0年02期

8 石其宝;;日本政府对华出口管制政策评析[J];东北亚论坛;2010年02期

9 龚娜;;日本皇室外交及其在提升国家软实力中的作用[J];东北亚学刊;2012年01期

10 曲波;;有效控制原则在解决岛屿争端中的适用[J];当代法学;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刚;;中国的地缘科技战略[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清华大学论文集[C];2008年

2 陈小冲;;1943~1945年台湾光复前后史事述论[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张良福;;中国与海洋邻国初步建立新型渔业关系[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5年卷第二期[C];2005年

4 罗婷婷;;“九段线”法律地位探析——以四种学说为中心[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8年卷第1期[C];2008年

5 刘利民;;1949年以前中共维护领水主权的历史考察[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11年卷)[C];2012年

6 李文;陈雅慧;;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全面改善及其原因[A];东南亚地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朱光立;;钓鱼岛问题的焦点透视[A];郑和研究2014年第1期[C];2014年

8 张耀;;中国海洋安全观的嬗变与未来中国海洋安全[A];全面深化改革与现代国家治理——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9 罗婷婷;XIE Hongyue;;“九段线”法律地位探析——以四种学说为中心[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8年卷第1期 总第7期)[C];2014年

10 张良福;WANG Shunv;;中国与海洋邻国初步建立新型渔业关系[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5年卷第2期 总第2期)[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铭;近代以来日本的地缘政治思想与地缘战略选择[D];吉林大学;2011年

2 陈应成;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边疆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倩;海洋争端的类型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张键;冷战后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学理分析[D];外交学院;2011年

5 庄炜;大陆架划界的国际法原则与实践[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6 薛晨;美国海权研究:成因与变迁[D];复旦大学;2011年

7 朱慧玲;中日关系正常化以来日本华侨华人社会的变迁[D];厦门大学;2001年

8 林晓光;日本政府开发援助与中日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黄保红;毛泽东战略思维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10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的性质:一种多维视角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綦晓旭;论冷战期间日本对华政策中的“政经分离”原则(1952-1964)[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业源;地缘政治视角下东北亚合作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刘鹏飞;我国海洋区域管理的现状及完善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徐亮;二战德国地缘战略得与失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吕芳;中日关系“蜜月期”(1978-1989)文化交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德昆;“道义外交”与新中国对日策略[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莫凡;先秦战争中的河内[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金苏源;海峡两岸在南海问题上的战略合作探论[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湛艳梅;中国海洋基本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10 葛爽;国际法视角下的中日条约关系[D];南京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程恩富;;马克思的运输理论与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J];赣江经济;198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全金富;新世纪我国海军战略理论的创新发展[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刘华清;思虑新时期国家最高利益需求 展望大海军时代的黎明 我提出中国"海军战略"问题[J];军事历史;2005年01期

3 张晓林;屈玉涛;;从近海防御到远海延伸——印度海军战略的演进[J];领导文萃;2008年16期

4 常青;;中国近海防御的海军战略没有发生转变[J];老同志之友;2011年18期

5 含章;;中国海军战略“转守为攻”[J];领导文萃;2012年19期

6 刘向阳,张红军;对中日甲午战争双方海军战略的比较考察[J];临沂师专学报;1994年04期

7 徐得琮;高技术与海军战略思想转变[J];政工学刊;1994年04期

8 管带;;战略与系统的评估 向海的步伐——印度海军战略思想发展[J];海陆空天惯性世界;2011年11期

9 王志坚;建立正确的海军战略[J];当代海军;1996年06期

10 塔圣;;俄罗斯海军战略的演变与调整[J];现代舰船;2000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海军指挥学院干部 徐锡康;“近海防御”海军战略出台始末[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2 记者 王智辉;加强新装备研发 满足海军战略需求[N];中国船舶报;2014年

3 徐锡康 海军指挥学院;忆刘华清司令的海军战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师小芹;美国:站稳大洋 紧盯濒海[N];中国海洋报;2013年



本文编号:17868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7868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7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