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毛泽东的大同观——与王遐见先生商榷

发布时间:2018-05-11 22:23

  本文选题:毛泽东思想 + 大同思想 ; 参考:《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年03期


【摘要】:毛泽东的大同观是毛泽东在特定历史时期曾有过的思想,不应把毛泽东的大同观与整个毛泽东思想相提并论,也看作"一种严密而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更不能说"整个毛泽东思想在本质上就是以大同为核心的"。不能因为毛泽东曾以"大同境域""世界大同"的说法指代过共产主义,就认为可以把"大同"与共产主义画等号了;这两者有着根本性的区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不是毛泽东大同思想的组成部分,更不应认为当代中国"迫切需要用毛泽东大同思想指导新形势下的实践"。
[Abstract]:Mao Zedong's view of Datong is the thought that Mao Zedong had in a certain historical period, and should not be compared with the whole Mao Zedong thought of Mao Zedong. It is also regarded as "a strict and complete system of scientific thought", not to mention that "the whole Mao Zedong thought is essentially centered on Datong". Because Mao Zedong once referred to communism as "Great Harmony" and "Great Harmony of the World", we should not think that "Datong" can be equated with communism; there is a fundament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The theor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not an integral part of Mao Zedong's thought of Datong, nor should it be considered that contemporary China "urgently needs to guide the practice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with the thought of Mao Zedong".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省高校"十二五"人文社会科学强化建设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基金】: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和平理论研究”(13AGJ00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A8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唐明勇;试论毛泽东对中国传统“大同”理想的批判与继承[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年04期

2 王遐见;王勇;;论毛泽东对大同世界理想的追求[J];社会科学家;2011年02期

3 王遐见;;论毛泽东对大同世界发展模式的探索[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02期

4 杜菊辉;;毛泽东社会理想观对中国传统“大同”思想的超越[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敬妮;熊慧;;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成长道路的分析——以湘、川籍群体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2 张丰清,金钊;论青年毛泽东的人学思想[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3 叶昌友;毛泽东晚年对“三大主义”的认识偏差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J];安徽史学;2005年06期

4 刘国华;毛泽东中西文化观探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5 齐卫平;五四时期的文化变革与中国先进文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张勇;;论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谢昌余;;毛泽东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从《学生之工作》到《五七指示》[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8 姚蓝,邓群;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念的创建和发展[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9 李衍增;;还一个真实的陈独秀[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石文玉;毛泽东妇女观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建树;;辛亥革命前后湖南人的日本观[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张聪;;试论杨昌济的身体观及对毛泽东早期教育思想的启蒙[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3 黄晓红;;民族精神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张力[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侯且岸;;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论析[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双传学;;试述毛泽东早期“自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徐卫红;;毛泽东论教育的双重身份及对中国学校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陈晓春;;沫若《女神》与毛泽东诗词——中国现代诗歌主体精神建构的一种模式[A];郭沫若研究三十年[C];2008年

8 王兴国;;论毛泽东在思想上的创新[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海星;;“国民性”批判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10 唐展风;张胜利;;论毛泽东的早期民主观[A];辉煌的历程——纪念建国50周年学术研究文集[C];199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东;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郑林华;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曹和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人本取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汉良;毛泽东社会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王晓雨;中国区域增长极的极化与扩散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毕彩云;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邵南征;社会道德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邓亚秋;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人才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张富文;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成林萍;毛泽东民主政治思想及实践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斌;哲学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陶敏;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中国化历史进程及实践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孙毅;谭嗣同报刊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杨海芳;湖南党史人物群体的学历结构与成长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杜全伟;孔孟德育思想的现代转化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6 江丽萍;1920年名人学术讲演会述论[D];湘潭大学;2010年

7 王俊博;青年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原因与特征[D];湘潭大学;2010年

8 颜为之;毛泽东政论文语言特点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代勇贤;毛泽东的法治思想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李文婷;党的创立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19.5—1923.6)[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明生;;论儒家大同思想对毛泽东设计中国社会模式的影响[J];现代哲学;2007年05期

2 程恩富,汪桂进;论康有为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毕国明;;毛泽东与中国传统“大同”社会理想[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明华;大同思想对中国社会进程的影响[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陈静;;大同思想与和谐社区的构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3 王松涛;论李大钊的大同思想[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董四代;;近代以来大同思想的嬗变及其向社会主义的转化[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吴雁南;孙中山与传统大同思想的基本终结——兼论孙中山的“大同”理想的一些可行性问题[J];史学月刊;1991年01期

6 陈德安;儒家大同思想的历史影响和现代意义[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7 臧世俊;;大同思想与中国社会主义思潮[J];学术研究;1993年05期

8 任军;论康有为大同思想的形成[J];史学月刊;1996年01期

9 王海林;董四代;;近现代学人对大同思想的阐释及其社会主义指向[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10 韦宏伦;;康有为“大同思想”对“建成小康社会”的几点启示[J];时代教育;2013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成秋;;大同思想与传统文化[A];《国学论衡》第一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1998年

2 林伟功;;孙中山与中国传统之大同思想[A];孙中山与中华民族精神论文专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冯锦军;孙中山大同思想[N];团结报;2011年

2 魏明;康有为的大同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N];青岛日报;2008年

3 ;为促进社会和谐创造良好文化条件[N];人民日报;2005年

4 黄开源;浅谈康有为大同思想[N];经济信息时报;2007年

5 张卫波;孙中山的社会主义观[N];学习时报;2006年

6 萧功秦;再说康有为和谭嗣同[N];社会科学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亚军;大同思想中社会主义因素发展初探[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2 王海峰;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大同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3 裴艳;中国历史上的大同思想[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4 宋丽艳;康有为大同思想与全球化[D];黑龙江大学;2003年

5 洪辉阳;大同源流[D];厦门大学;2002年

6 梁国斌;康有为大同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7 高越;康有为大同思想中社会主义因素探究[D];广西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758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8758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3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