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对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认识

发布时间:2015-08-10 08:12

 

【摘要】 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与现实一直是在与资本主义的复杂关联中进行的。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国的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对于党的事业、中国社会的顺利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这方面,我们党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总结、借鉴这些经验教训,有助于我们当前和未来更好地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制度,吸收和利用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有益于社会主义的文明成果,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研究毛泽东对我国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认识,无疑能给今人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参照。全文包括引言,正文四章,结语三部分。在引言中,综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视角对我国的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进行的分析和论证,并对本研究的思路及方法、难点和创新点以及可能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正文第一章。着重分析毛泽东对这一问题认识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通过对马克思列宁对相关问题的论述和分析,通过对孙中山三民主义中对此问题的认知和实践,通过对中国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客观现实的分析,从中寻找出毛泽东对相关问题认识的思想根源,让我们进一步明确,毛泽东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是对马列主义的新发展,是结合了中国实际的马列主义。正文第二章。分析考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我国资产阶级与资本主义的认识。从毛泽东早期对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认识入手,梳理出毛泽东对这一问题认识的主要观点,并通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背景和实践的分析,阐明毛泽东在这一时期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认识的微妙转变,以及在此基础上用二分法正确区分了民族资产阶级和大资产阶级,对民族资产阶级和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做出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证,并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正确的理论和制定相关政策。正文第三章。总结了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对我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认识。通过对共同纲领的深入分析,进一步明确毛泽东对私人资本主义的认识和相关政策的调整,提出了利用和限制的方针,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改造过程中,毛泽东有对国家资本主义这一问题做了详细的论述和具体的实践,随后又在全面建设时期提出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等具体方针政策,同时就这一时期毛泽东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问题的错误认识进行了深入分析。正文第四章。总结毛泽东对我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认识的评价和现实启示。通过对毛泽东就这一问题的认识,从理论层面总结正确认识的历史意义;对错误的认识深入剖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引发的后果;并对这些理论的现实启示做多方面的论述。 

【关键词】 毛泽东;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 私营经济; 
 

引 言


一、 本题目研究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充分证明,如何认识和处理与资本主义、资产阶级的关系始终是带有根本性的极其重大的问题.吴江在《社会主义的前途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一书中说。“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始终是摆在社会主义者面前的头号问题”。石仲泉在《党探索社会主义的伟大历程》一文中说:“党探索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表明:凡是能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这两方面关系时,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就比较成功,国家的发展就比较健康,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则比较显著”。胡绳在《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再评价》一文中说:“实践证明,这个问题(中国共产党与资本主义关系问题)如果解决的好,中国革命就顺利;解决的不好,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发展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由于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占有的重要地位,毛泽东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认识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既有过重要的成功的经验,又有过失误的挫折教训,因此,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对于更深入地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教训,更深入地把握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从规律性的高度上去把握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无疑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的。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在 1981 年 6 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对《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对毛泽东的功过作了实事求是的评价,在肯定他的第一位的伟大功绩时,也指出他在晚年犯了严重的错误。由于我们党仍然坚持把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之一,由于毛泽东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因此,进一步加强毛泽东在资本主义和中国资产阶级问题上的研究,对于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于进一步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于大胆地借鉴和吸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积极的文明成果,无疑也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的。
…………..


二、本题目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1、理清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发展的历史脉络。从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积极性与消极性的比较中进行分析论证,,理清我国的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自身的特点,以及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可以服务于我国革命和建设的特征。
2、分析研究不同时期毛泽东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历程。从毛泽东不同时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为视角,分析不同时期毛泽东在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问题上的基本观点,并通过深入探究,找出亮点及失误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
3、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结合毛泽东对该问题的正确认识的总结和错误认识的归纳,找到促进我国私营经济发展的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借鉴。
………..


第一章 毛泽东对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认识的思想来源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均有过充分的论述,对阶级特征和性质、对经济关系、对意识形态、对生产关系等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形成了比较完整科学的对这一问题认识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从来不隐讳自己的政治理论的主旨就是要消灭资本主义。但没有谁能像马克思恩格斯那样,对资本主义的历史价值和历史地位予以认真地看待,进行充分的肯定和透彻的分析。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特别强调,工业资本家战胜封建大土地所有者以及工业战胜农业是历史的进步,并说:“浪漫主义者为此留下的感伤的眼泪是我们所不取的”①。他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的文明面之一是,它榨取剩余劳动的方式和条件,同以前的奴隶制、农奴制等形式相比,都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②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向资本主义所有制的转变,他们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考察了资本主义发展史,把它看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战胜封建生产方式的过程。马克思说:“从现实的发展进程中……必然产生出资本家对土地所有者的胜利,即发达的私有财产对不发达的、不完全的私有财产的胜利”③。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尽管不甘心灭亡的封建阶级负隅顽抗,甚至不惜诉诸暴力,都改变不了其覆灭的命运。马克思在《反革命在维也纳的胜利》一文中不无嘲讽地指出:“就算武器能帮助反革命在全欧洲复活,金钱也会促使它在全欧洲死亡。……刺刀尖碰上了尖锐的经济,问题会变得象软绵绵的灯芯一样。”①在资产阶级强大的经济车轮面前,一切反抗都显得是那样的软弱无力。它迫使乡村屈服从于城市,迫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迫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总之,“它迫使一切民族一一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推行资产阶级的“文明”,把自己“变成资产者”②。因此,由封建土地所有制向资本主义所有制过渡是不可抗拒的必然历史过程,任何阻止资本主义发展的行动,都是徒劳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肯定了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同时,对于资本主义在促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上所发挥的历史作用,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


二、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的“节制资本”的思想
孙中山与毛泽东,是使 20 世纪的中国发生两大历史性巨变的两个伟大人物。毛泽东思想与孙中山思想的关系,主要集中在新民主主义理论对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继承和超越上。毛泽东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阐述,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国共合作酝酿和正式建立之初,侧重于说明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的相容性、三民主义的革命原则与共产党民主革命阶段纲领的一致性。这与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息息相关。当时一个尖锐的问题是:共产党既宣布为三民主义的实现而奋斗,又为什么不取消共产主义?就是说,共产党既信仰共产主义,为什么说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这涉及到对两个主义的评价和两个主义关系的理解,涉及到国共合作的可能性,也涉及到共产党是否还应继续存在等一系列极为重大的问题。毛泽东对此在文章、报告、话中,在党内外各种场合,反复耐心地加以解说。他的重要观点是:第一,共产党既然是共产党,就要坚决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第二,共产主义和三民主义是可以相容的,就在于两者之间存在着结合点——孙中山的民族独立、民权自由、民生幸福的思想和口号,同共产党人在民主革命阶段的政治纲领基本相同,三民主义是到达共产主义的“必经之路”。第三,共产党一直在为革命的三民主义的实现而奋斗。“共产党没有一天不在反对帝国主义,这就是彻底的民族主义;工农民主专政制度也不是别的,就是彻底的民权主义;土地革命则是彻底的民生主义”①。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中国资本主义.... 54
一、利用和限制私人资本主义经济.....54
二、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59
(一)改造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任务的提出 .......59
(二)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改造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64
(三)“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68
三、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对资本主义.........69
(一)对资本主义问题的错误认识 .........69
(二)对资产阶级问题的错误认识 .........71
第四章 毛泽东对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认识....... 74
一、毛泽东对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正确认识.......74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重要发展 .........74
(二)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77
(三)正确处理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问题的指导思想 .....80
二、毛泽东对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错误认识.....84
(一)产生错误认识的客观原因 .....84
(二)产生错误认识的主观原因 .....87
(三)错误认识造成的后果 .........89
三、毛泽东对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认识的现实启示 .........92


第四章 毛泽东对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认识的历史评价


一、 毛泽东对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正确认识的历史意义
毛泽东对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正确认识,不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理论在中国的运用,更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旧中国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的欧洲,也不同于十月革命前的俄国。中国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新中国,也不同于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俄国或苏联。中国的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也不同于欧洲和俄国的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因此,毛泽东对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正确认识,也不然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对欧洲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认识,不同于列宁对俄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认识。也就是说,毛泽东对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正确认识,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发展。这种发展,不但表现在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本身的认识上,同时也表现在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上。第一,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的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就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他们分析了由于这个矛盾的发展和不断尖锐化,已经造成了周期性的眼中的经济危机,这表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严重的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必须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上产关系来替代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而无产阶级就是实现这种代替的现实力量。因此,资本主义的丧钟已经敲响,剥削者就要被剥夺,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代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毛泽东指出,中国社会不是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民族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有利于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提倡资本主义的发展。他指出,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来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这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他还论述了在中国革命胜利后的一个时期内,仍然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城市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他还把保护民族工商业作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之一,并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利用和限制政策。毛泽东的这些论述,进一步阐明了在中国的一定历史时期内应容许和保护资本主义的某种程度发展,从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的理论。
…………


结 语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过程中,在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观点,作出了一系列论述。这些观点和论述,体现了他对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认识,或者说构成了他关于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问题的思想。毛泽东对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认识,是一个历史过程。考察这一历史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 1920 年到 1935 年,即从中国共产党的开始创立到 1935年 12 月党的瓦窑堡会议召开之前。在这个阶段中,毛泽东初步地分析了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实际上开始把资本主义分为民族资本主义和官僚买办资本主义,把中国的资产阶级分为民族资产阶级和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并对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做了初步地论述,开始提出了保护民族工商业的设想。第二阶段,从 1935 年到 1949 年,即从 1935年 12 月的瓦窑堡会议到 1949 年 10 月新中国的成立。在这个阶段中,毛泽东系统而深入地论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论述了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反动性和复杂性,论述了对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论述了保护民族工农工商业和没收官僚资本的问题,从而形成了他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系统认识或系统思想。第三阶段,从 1949年到 1956 年,即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在这个阶段中,毛泽东论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利用、限制、改造政策,论述了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团结、教育和改造政策,并提出了“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的“新经济政策”思想。第四阶段,从 1957 年到 1976 年,即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到毛泽东逝世。在这个阶段中,毛泽东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在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问题上提出了许多错误的理论观点。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91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91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0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