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7 05:24
本文选题:中国共产党 + 中国 ; 参考:《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
【摘要】:本文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尝试着从执政理念、执政体制、执政方略、执政基础、执政风险等五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局部执政实践和在全国执政后历经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执政实践,认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旧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把握了当时中国社会运动的规律,寻找到了“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特色革命道路,进而实现了中国革命胜利并领导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后,又继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新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紧紧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执政主题,在历经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以及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全面执政实践中,再次把握了当代中国社会运动的规律,走上了一条“与时俱进,用发展服务人民,科学对待政权”的特色执政道路,指引中共实现了长期执政,取得了辉煌的执政成就。这条道路,笔者将其称之为:“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同时并认为,这条道路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创新,而且还是中国共产党继续长期执政、实现执政理想的重要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全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导论。主要论述了本文选题的缘由和开展研究的意义以及当前的相关研究现状。认为时代需要研究这个课题。它的提出使中国特色道路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完整的理论整体,并使得总结和论证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正确把握中国社会运动规律而从革命走向执政的历史更全面、更科学、更贴切,更符合逻辑,更具有说服力。研究这一课题,不仅能全面科学地总结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而且能为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更好地把握执政规律,继续长期执政、实现执政理想提供理论基础。 第二章:孕育与诞生。本章从回顾国民党丧失大陆执政地位的原因着手,然后从执政理念、执政体制、执政方略、执政基础、执政风险五个方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苏区局部执政、抗日根据地局部执政及其在解放战争时期领导创建新中国前夜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认为这一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的孕育和萌芽阶段,不仅为新中国成立后全面执掌国家政权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而且实现了其从革命党到执政党、从革命道路到执政道路的转变,影响了其建国后的执政实践。 第三章:开局与转折。本章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前三十年由正确到失误再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实现了执政道路的转折的执政实践。认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执政理念上更加认识到了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执政愿望是美好的,在成功实施社会主义改造方略后,由于中国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执政的认识还不全面,导致了后来在执政实践中忽左忽右,以至于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严重执政失误。这一时期,其执政体制虽受到了严重破坏,但其执政基础依然牢靠,对执政风险的措施依然有力,并积累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解放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总体上还是取得了较大执政成绩,并最终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执政道路的成功转折,证明了中国共产党还是一个合格的执政党。 第四章:演进与拓展。本章主要探讨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不断演进和成功拓展的执政实践。认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执政理念上排除了左和右的干扰,牢牢把握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一执政主题,恢复和完善了执政体制,成功实施了改革开放的执政方略,开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落实实现中国现代化的“三步走”宏伟蓝图,并取得了辉煌的执政成就,执政基础继续扩大和巩固,对执政风险的预防措施进一步完善,为其继续长期执政实现执政理想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增强,执政道路充满了无限希望。 第五章:结语与展望。本章主要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的实践意义,并尝试界定“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的涵义,实现理论的创新和突破。并指出这条道路和特色革命道路一起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继续长期执政实现执政理想的必然选择。同时,根据当前世界上一些大党老党相继丧失执政地位的实际,指出任何一个执政党都必须结合世情、国情、党情和不断变化的执政环境,科学对待政权,走符合自身实际国情的特色执政道路,否则就会不可避免地丧失执政地位、断送执政道路。中国共产党正是牢牢把握了这一点,从而对未来继续长期执政实现执政理想充满信心,同时也给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事业带来了希望和光明。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ocal governing practic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he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and the ruling practice in the period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and the reform and opening - up period .
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
Chapter One : Introduction . It mainly discusses the reason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elevant research in this paper .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era needs to study the subject . It puts forward that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road forms an organic and complete theoretical whole , and makes it more comprehensive , more scientific , more relevant and more logical and more persuasive .
Chapter 2 : inoculation and birth . This chapter summarizes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he local administration and anti - Japanese base areas and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the local administration during the War of Liberation . This chapter summarizes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he local administration and the anti - Japanese base areas in the Soviet region and the leadership in the War of Liberation .
Chapter Three : Opening and turning . This chapter analyzes the ruling practic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from the right to the mistake to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Eleventh Central Committee in the first three decades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new China .
Chapter Four :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 This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ruling practice of China ' s Chinese characteristic ruling road and its successful expansion after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Eleventh Central Committee .
Chapter 5 : The conclusion and prospect . This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ruling road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 and attempts to define the meaning of " ruling road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 and to realize the innovation and breakthrough of the theory .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学强;;论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2 李良明;毛泽东执政为民的基本思想[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3 李忠杰;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丁卫华;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探索的历史贡献[J];兵团党校学报;2003年05期
5 张荣臣;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探索[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05期
6 龚民;试论毛泽东民主执政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当代启示[J];沧桑;2005年05期
7 王长江,季正矩;热话题与冷思考(二十三)——关于时代发展与政党现代化的一些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年01期
8 中组部党建所课题组;新时期党群关系调研报告(四篇)[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01期
9 王海军;党内民主建设与制度创新[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02期
10 杨绪盟;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基本功能及其实现状况[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02期
,本文编号:20728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072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