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与中日邦交

发布时间:2018-08-23 15:34
【摘要】:正在新中国与日本的关系史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中日关系史上,邓小平为中日友好发展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他不仅仅是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中方决策人,而且是继毛主席、周总理之后,制定中日关系长远政策的领袖,今天的对日政策,依然遵循的是邓小平制定的方针、路线。他的中日世世代代友好的思想,是中日关系长远发展的指路明灯。
[Abstract]:In the history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New China and Japan, especially the history of Sino-Japanese relations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Deng Xiaoping has made important historical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Sino-Japanese friendship. He is not only the Chinese policy maker who concluded the "Sino-Japanese Treaty of Peace and Friendship," but also the leader who, after Chairman Mao and Premier Zhou, formulated a long-term policy on Sino-Japanese relations. Today's policy toward Japan is still guided by the policy formulated by the Deng Xiaoping. Route. His thoughts of friendship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are the guiding lights for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Sino-Japanese relations.
【分类号】:A849;D822.33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丛松日;“结束过去,开辟未来”与中日关系的发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齐福霖;第六届中日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抗日战争研究;2000年02期

3 刘德有;思考21世纪的中日关系[J];日本学刊;2000年06期

4 ;中日关系研究中心在京成立[J];日本学刊;2000年06期

5 韦佳;关于影响中日关系发展之因素的有益探索——“新世纪的中日关系”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J];日本学刊;2000年06期

6 ;我看中日关系(二)[J];世界知识;2000年12期

7 冯昭奎;;怎样做邻居——对世纪之交中日关系的思考[J];世界知识;2000年01期

8 ;我看中日关系[J];世界知识;2000年01期

9 ;我看中日关系(三)[J];世界知识;2000年13期

10 天凯;;处在转折关头的中日关系——访日随感[J];世界知识;2000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启新;;日本特大地震对中日关系的影响[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1期(总第102期)[C];2011年

2 齐福霖;;近百年中日关系国际研讨会综述[A];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文丛一九九○年版[C];1991年

3 冯昭奎;;中日关系的历史拷问[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3年第1期(总第110期)[C];2013年

4 米庆余;;中日关系的现状与思考[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一辑)[C];2004年

5 任常毅;;新中国60年中日关系面面观[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6 刘江永;;“311”大地震对世界经济和中日关系的影响[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1期(总第102期)[C];2011年

7 ;征稿简约[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0年第4期(总第101期)[C];2010年

8 ;征稿简约[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1期(总第102期)[C];2011年

9 徐启新;;我学会与日中关系学会交流合作的新起点——记两学会共同举办的国际研讨会[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2期(总第103期)[C];2011年

10 石善涛;;20世纪90年代中日关系的历史考察[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德有;破解中日关系[N];光明日报;2007年

2 记者 张红邋杨子岩;本报举办论坛研讨中日关系[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3 本报记者 王敏;中日关系如何影响中日企业转型[N];中国企业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江玮;日本副外相访华 求解中日关系僵局[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5 外交学院客座教授 宋荣华;中日关系“四十而惑”[N];广州日报;2012年

6 记者 许栋诚 杨依军;中日关系健康稳定符合两国根本利益[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7 记者 刘华 徐松;改善中日关系,日方须有诚意和行动[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8 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外交研究室主任 吕耀东;日本:政治右倾化令中日关系摇摆[N];法制日报;2013年

9 早报记者 张U,

本文编号:21994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1994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c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