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法则、准则和悬设
[Abstract]: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s an ethical subject which is opened to the public from "why" and "how" from the state of being enslaved in the field of production to the whole course of breaking through the state of narrow limitation of division of labor. Practice and moral commitmen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1] (P144). From the frame of Kant's ethics theory, the law of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s the common guide of socialist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Its criterion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which has two suspensions: first,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will not be interrupted; Seco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ccording to the law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s bound to enter the advanced stage of communist society.
【作者单位】: 广西艺术学院党委;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1979-2010年)”(11CZX012)
【分类号】:A8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我的哲学思路──访高清海教授[J];哲学动态;1994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文瑜;对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几点认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2 袁银枝;浅谈制度主客体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3 李海红;论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及其防治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4 郑文瑜;试论学分制条件下如何加强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5 于学强;;论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6 焦秀君;;关于发展党内民主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7 邓晓宇;;浅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8 宋晓荣;;探析邓小平的制度建党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9 郑文瑜;;从加强师德建设做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10 蔡文君;杜学元;;从羌族民俗文化透视羌族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8 杨素秋;“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柳;;创造幸福[J];沈阳干部学刊;2011年02期
2 本刊评论员;;发扬勇于探索的精神[J];政策;1995年04期
3 宋养琰;改革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使命[J];改革;1998年01期
4 刘永佶,梁中堂;社会主义的实现和发展是人类社会自身发展内在和客观要求——兼评周叔莲先生“可持续的社会主义”[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0年05期
5 赵嵘;对人类社会的历史起点与逻辑起点的再认识──从新视角再读《德意志意识形态》[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6 顾伯平;论创新的社会意义[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1年02期
7 杨松;战争,人类社会的劫难——评20世纪重大国际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8 贾东桥;全球化条件下人类社会相互关系反思[J];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03期
9 ;重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颜鹏飞教授访谈[J];国外理论动态;2003年03期
10 王克群;什么是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志民;;前言[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肖宝光;;大力促进科学思想的普及[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3 杨华;;技术与人类社会的矛盾及共存——以“云计算”为例[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4 李亚玲;;全球自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5 袁仁琮;王敢凤;;提高写作能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A];贵州写作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文集[C];2002年
6 刘东兰;;银发辉映夕阳红[A];老年人才资源开发学术研讨论文集[C];2003年
7 韦钰;;科学教育和综合国力——架构科学与教育之间的桥梁[A];第三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寒锋;;家庭、社会、老人及治家之道[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张景荣;;论化解矛盾[A];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二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前言[A];2009全国木材加工技术与装备发展研讨会木工机械数控新技术培训班论文集(会刊)[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南京市上元中学 王美芳;谈审美观教育[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2 段华明;灾害与人类社会的互动[N];南方日报;2006年
3 杨志华;和谐世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N];天津日报;2007年
4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 龙承海;发展的跨越[N];湖南日报;2009年
5 市委讲师团;科学发展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途径[N];蚌埠日报;2009年
6 缪鲁;旅游大商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7 张小媚;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基础[N];贵阳日报;2013年
8 谢俊;央视《环球》栏目推出系列片“人类社会面面观”[N];光明日报;2003年
9 楠欣;跨学科了解环境“秘史”[N];中国保险报;2011年
10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 韩震;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N];光明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孙新彭;时代性质判断与社会主义实践选择[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2 隽鸿飞;发展:人之生存方式的变迁[D];黑龙江大学;2002年
3 陈祖召;社会开放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景华;社会真理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姜梅英;整体发展视阈中的以人为本[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宫娜;风险社会语境下社会安全与社会发展的哲学思考[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2 庄严;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他者[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3 郭乾维;过程哲学视野中的生态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4 王岩;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风险社会[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叶荫;可持续发展[D];西南大学;2006年
6 赵立伟;基于微观维度的政治文明评价标准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3年
7 韩献珍;论地理环境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D];内蒙古大学;2009年
8 王晴晴;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探索[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9 王永强;晚年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新发现[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李楠;以人为本—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社会实践中的新发展[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086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208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