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的“自然”:生态伦理学的自然本体论

发布时间:2018-09-12 10:38
【摘要】: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从自在自然和属人自然两个维度对自然的内核进行了科学和哲学双重解读。从自在自然看,自然具有自组织性、先在性和系统性、有机性,是惯常行程的自我生成,具有存在论意义。因而生态伦理学应该走出对人的"固恋","扩大道德共同体的边界",把自然纳入伦理的怀抱。从属人自然看,自然是人本学的自然与社会的自然的耦合,是对象性活动中的人化生成,具有对象性意义。劳动的对象性决定了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决定了保全自然的逻辑必然性。如此,恩格斯对自然的本质规定性的理解,既超越了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无文明的生态",又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无生态的文明";它为生态伦理学的成立提供了充分的"自然本体论证明"。
[Abstract]:In Dialectics of Nature Engels interprets the core of nature from the two dimensions of natural freedom and human natur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natural freedom, nature has self-organization, preexistence and systematicness, and organicity, which is the self-generation of usual itinerary and has existential significance. Therefore, ecological ethics should go out of the "attachment" to human beings, expand the boundary of moral community, and bring nature into the embrace of eth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nature, nature is the coupling of humanism and society, and it is the humanization of the object activity, which has the significance of object. The objectiveness of labor determines man's dependence on nature and the logical inevitability of preserving nature. So Engels'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nature, It not only transcends the "uncivilized ecology" of non-anthropocentrism, but also transcends the "non-ecological civilization" of anthropocentrism, which provides a sufficient "natural ontology proof"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ecological ethics.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2BZX026)
【分类号】:A8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慧芳,李韬;生态伦理的文化渊源——兼论马克思自然理论对当代生态伦理学的启示[J];思想战线;2001年06期

2 傅华;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概况(上)[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3 傅华;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概况(下)[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4 刘明华;生态伦理学与西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2期

5 卫晓莉;;生态伦理学研究热点综述[J];资料通讯;2001年01期

6 傅华;中国生态伦理学研究状况述评(上)[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7 刘爱国;浅论当代生态伦理学[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8 傅华;;建构“以人为本”的生态伦理学[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9 范玉刚;;自然美:生态伦理学的一个向度[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周兰珍;;生态伦理学三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徐雅芬;;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的回溯与展望[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朱晓鹏;;现代生态伦理学的“东方转向”的几点思考[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刘金华;;生态伦理学视域中的人口发展战略研究[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4 路日亮;;试论生态伦理学的价值取向[A];“以人为本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韩永学;;人地关系协调系统的建立——对生态伦理学的一个重要补充[A];第九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6 朱海玄;刘芳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生态伦理学基础研究[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雷毅;生态伦理学:一种新的道德启蒙[N];科技日报;2001年

2 雷健坤;生态伦理学的方法论意义[N];学习时报;2002年

3 谌林 三亚学院;生态伦理学的价值与陷阱[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张强;“诗意地居住”与生态伦理学[N];光明日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罗俊锋;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生态伦理学[N];学习时报;2002年

6 甘绍平;当代西方伦理学若干前沿问题[N];学习时报;2002年

7 向玉乔;生态伦理学与生态经济学[N];光明日报;2006年

8 广西大学哲学系 张锐;生态伦理学的若干前沿问题[N];人民日报;2010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余谋昌;确立生态伦理观念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N];中国环境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邢宇皓;让人类走过之路不再是荒漠[N];光明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敏;论生态伦理学的生态—整体论进路[D];吉林大学;2008年

2 朱步楼;可持续发展伦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宁宁;生态伦理学的价值取向[D];吉林大学;2004年

2 刘建金;论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创新[D];中南大学;2002年

3 邬天启;生态伦理学的观念、问题与出路[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4 宋永栋;艺术设计中的生态伦理学[D];大连工业大学;2013年

5 晋文丽;当代西方生态伦理学中的环境协同论及其启示[D];山西大学;2012年

6 娜仁;生态伦理学视域下的草原生态文化[D];云南大学;2010年

7 高中飞;“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与现代生态伦理学的重建[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8 梁晶晶;论“右玉精神”的生态伦理意蕴[D];山西大学;2013年

9 左小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学观点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10 王俊峰;在高中生物课程中渗透生态伦理学教育[D];河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2387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2387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e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