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统一”:青年毛泽东社会实践的主要特点
[Abstract]:Young Mao Zedong's social practice is rich in content, wide in scope and distinctive in features. Firstly, the objective world and the subjective world are unified.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ing the objective world, young Mao Zedong constantly transforms his subjective world, improves his cognitive ability and level, so as to better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objective world. The second is to bring into play the unity of subjective initiative and respect for objective laws. In his thoughts and actions, there is a spirit of positive action, which is carried out on the premise of respecting objective laws. The third is the unity of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 and 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Youth Mao Zedong's social practice is extremely extensive, and each practice is in-depth and lasting. Fifth, it is the unity of purpose and effectiveness. Youth Mao Zedong's social practice has a strong purpose, and does not stop to achieve the goal, and the purpose and effect are well unified.
【作者单位】: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青年毛泽东研究基地;
【基金】: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青年毛泽东社会社会实践观研究”(12JD56)
【分类号】:A84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斌生;;瞿秋白的文艺观与毛泽东文艺思想形成的历史联系[J];瞿秋白研究新探;2003年01期
2 韩斌生;;瞿秋白的文艺观与毛泽东文艺思想形成的历史联系[J];瞿秋白研究新探;2003年02期
3 匡珊吉;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破产[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1期
4 张茜;论新化志士与辛亥革命[J];邵阳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孟凡涛;;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文化思想的发展[J];前沿;2012年18期
6 杨晓伟;;历史连续性中的“青春党建”:后革命时代走出青年政治冷漠困境的探索[J];当代青年研究;2014年01期
7 刘泽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维度[J];思想理论教育;2014年09期
8 姜帆;;毛泽东的农村调查思想探析[J];探求;2014年04期
9 王兴国;;近代湖湘伦理思想的变迁[J];情感读本;2014年14期
10 李维武;;“五四”评价分歧的由来及其正确导向[J];思想理论教育;2014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杨;;毛泽东文艺思想与现代性[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2 李洪峰;;毛泽东为什么特别重视调查研究[A];毛泽东与中国道路——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3年
3 秦正为;;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13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汉良;毛泽东社会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孙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早期进程研究(1921-1938)[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陈述;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1993年
4 吴小鸥;清末民初教科书的启蒙诉求[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周树辉;毛泽东的苏联(俄)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志松;毛泽东社会伦理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7 杨晓伟;从道德理想主义到政治现实主义[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2年
8 王有红;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9 俞祖华;离合之间:中国现代三大思潮及其相互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10 李磊;自由的中国话语[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元超;论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和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马文涛;毛泽东人民观及当代意义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马伟胜;新文化运动时期公民教育思想研究(1915-1925)[D];郑州大学;2011年
4 伍安;黄爱、庞人铨与湖南工人运动领导权的转移[D];湘潭大学;2011年
5 曾朝霞;陈独秀对青年毛泽东的思想影响[D];湘潭大学;2011年
6 田慧武;青年毛泽东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之透视[D];河南大学;2003年
7 李丹;论施洋革命精神[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瑞凤;《新民丛报》与梁启超的散文创作[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周旭东;革命实践的产物[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谢美航;五四时期“科学救国”思潮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433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243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