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Abstract]:The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i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human society and transcends the rule of law society, which is the ideal state of human society. It consists of four aspects: limited government, rational individual, developed civil society and perfect interest coordination mechanism. Construct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is a systematic and magnificent project.
【作者单位】: 中共浙江省衢州市委党校
【分类号】:D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光;论社会主义和谐法治[J];学术探索;2002年04期
2 孙立平,王汉生,王思斌,林彬,杨善华;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宁立志;曹亚玲;;从经济法视角看社会团体的法主体地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2 周业勤;杨雪云;;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命题及其反思[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郭剑平;;论我国法律秩序的法律文化匹配[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顾陈军;;安徽省民间组织的发展问题探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尹保华;公民社会与社会工作[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尹玮;;浅析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国际法中的地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王金辉;王永莲;;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自愿失灵[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6期
8 蒋灏;;埃及公民社会伊斯兰化及政府对策[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1年01期
9 吴江生;苏玉菊;;非政府组织的内涵、功能与合法性[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李锐,司军鹏;中国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制度和创新[J];安阳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詹承豫;刘星宇;;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预警中的社会参与机制研究[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李勇;许昀;;制约行业协会发展的政策环境因素——基于“国家与社会”视角的分析[A];中国商会发展报告 No.3(2011)[C];2012年
3 伍俊斌;;社会转型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分析[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帅学明;徐涛;;培育非政府组织推进我国行政体制改革[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四辑)[C];2009年
5 杨雪云;;文化堕距与女性角色冲突[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徐湘林;;政治特性、效率误区与发展空间——非政府组织的现实主义理性审视[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7 井敏;;中国构建服务型政府要处理好的三组关系[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8 刘洪涛;潘银磊;;非政府组织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卢爱国;;建国以来社区建设的演进路径和基本经验[A];湖南省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共运史学会2009年年会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郁建兴;周俊;;全球公民社会:一个概念性考察[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前安;社区体育俱乐部与政府、市场、社区关系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刘明生;公共服务背景下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郭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D];南开大学;2010年
6 郭强;论马克思“社会—国家”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7 张健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侯东阳;中国舆情调控机制的渐进与优化[D];暨南大学;2010年
9 郑慧;商会的经济学性质与集体行动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沙占华;民生效率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成智;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与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参与·创新·推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黄明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社会资本培育中的政府行为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胡骏军;法治背景下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邹舒然;网络传播对我国公民社会构建的促进作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李海博;国际非政府组织国际法律地位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贾(?);论当代中国社会团体参与问责[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吴慧;我国环境NGO的发展与完善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陈果;业主委员会治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邢艳;网络公共领域建构:障碍与路径[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路风;;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J];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单孝虹;社会公正: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J];理论前沿;2005年14期
2 姜裕富;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3期
3 张永胜;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的一点体会[J];沈阳干部学刊;2005年02期
4 刘明辉;领导者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具有的能力和观念[J];科学社会主义;2005年05期
5 梁道刚;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求实;2005年01期
6 姜裕富;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成要素[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3期
7 李飞;构建和谐社会当前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梁斯;坚持推进社会主义自我完善 不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思考[J];理论观察;2004年06期
9 余源培;论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10期
10 樊小勇;;和谐社会背景下的责任政府[J];行政与法;200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芳;任萍;;加强制度建设 提高执政能力[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2 王宁湘;;领导者人格魅力与执政能力[A];研究领导科学 实现科学领导[C];2008年
3 李玉妹;;在解决“三农”问题中提高和体现执政能力[A];“创新领导科学 增强执政能力”座谈会论文集[C];2004年
4 郑国;;党在意识形态领域执政能力的现状分析与建设思路[A];当代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光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提高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A];“创新领导科学 增强执政能力”座谈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天吉;;农村党支部书记提高执政能力要处理好六个关系[A];“创新领导科学 增强执政能力”座谈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大林;;论领导干部利益关系处理不当对执政能力的影响[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袁准;;按照时代要求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周洪;;做到“五个坚持”提高执政能力[A];“创新领导科学 增强执政能力”座谈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周莉;;妥善解决社会矛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裴小革;从所有制角度看执政能力[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2 姚峰邋张浙东;天台部门党政一把手忙“充电”[N];台州日报;2007年
3 章四海;三个代表·先进性·执政能力[N];黄山日报;2005年
4 宗边;交流提高执政能力学习体会[N];中国建设报;2005年
5 潘秀慧;提高村级组织执政能力[N];温州日报;2008年
6 王长江;提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源于思维方法的转变[N];北京日报;2007年
7 市国土资源局八道江分局局长 王得江;构建和谐班子 增强执政能力[N];长白山日报;2007年
8 中共营口市委书记 程亚军;统一思想认识 提高执政能力[N];辽宁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俞巧云;新起点 新任务 新挑战[N];新华日报;2006年
10 罗盼生;零陵开展“四树四为”活动提高执政能力[N];永州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炳香;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2 王存刚;全球化与两大制度演进[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立勇;当代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琦;现代性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5 周朗生;寻求秩序[D];吉林大学;2006年
6 秦正为;斯大林的国家利益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马婷婷;效用主义的争论与现状[D];浙江大学;2008年
8 王保彦;主体意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9 袁聚录;试析柯亨对诺齐克持有正义理论的批判[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10 鲁军;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执政能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甄志勇;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2 高文祥;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宋瑾瑾;论社会主义德治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春花;试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等收入者[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5 司永海;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东方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理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刘超;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当代主流意识形态构建[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7 张飞岸;新自由主义与资本主义危机[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王玉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教育问题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9 冯春;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相容性与矛盾性[D];河南大学;2009年
10 闫莉红;李先念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458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345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