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发展思想与科学发展观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22 19:48
【摘要】:本文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阐述了邓小平发展思想与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异同,论证了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发展思想的弥补和创新,得出了如何进一步科学对待邓小平发展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论。邓小平发展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的比较研究,可以提高我们学习和贯彻邓小平发展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能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规律,提高我们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能否充分认识他们的发展思想,关系着我国改革发展的推进速度快慢,质量好坏,,甚至成败。因此,现阶段对深入开展邓小平发展思想与科学发展观比较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和现实价值。 研究方法上,本文坚持以科学理论为依据,以比较分析为基础,以探索为目的。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一般研究与重点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重点研究集中在对邓小平发展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比较方面和比较得到的启示方面。 通过比较研究,本文作者认为: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对邓小平发展思想的三个升华,即从侧重经济的发展升华为凸显民生的发展,从先发展先富论升华为全面协调发展论,从发展注意统筹兼顾升华为明确提出五个统筹的方法论。同时,我们要坚持科学对待邓小平发展思想,处理好经典与创造的关系,不断挖掘邓小平发展思想的精髓和智慧。要更加科学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着重在理论层面,实践层面,创新层面三个层面上下功夫。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对发展观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观的探索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意义。
[Abstract]:By means of comparative stud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Deng Xiaoping's thought of development and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proves that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s a remedy and innovation to the thought of Deng Xiaoping's development. The conclusion that how to treat Deng Xiaoping's development thought scientifically and how to carry out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is concluded.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Deng Xiaoping's development thought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can improve our consciousness of studying and carrying out Deng Xiaoping's development thought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It can make us fully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law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improve our cognitive and learning ability. In a sense, whether we can fully understand their development thoughts is related to the speed, quality, and even success or failure of China's reform and development.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to carry out a comparative study of Deng Xiaoping's development thought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at the present stage. The research method is based on scientific theory,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exploration.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comparative analysis, combination of general research and key research, and the method of integrat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are used synthetically.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comparison and enlightenment of Deng Xiaoping's development thought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Through comparative study,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has realized three sublimations of Deng Xiaoping's development thought, that is, from 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o highligh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eople's livelihood, from the theory of first developing the rich to the theory of comprehensive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From the development attention to overall consideration sublimation to clearly put forward five overall methodology.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treat Deng Xiaoping's development thought scientifically,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assics and creation, and constantly excavate the essence and wisdom of Deng Xiaoping's development thought.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more scientifically, focusing on the three levels of theory,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paper, we hope to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concept of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e concept of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61;A84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锋吉;季旭峰;;论可持续的学生评价[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王浩斌;;现代化与现代化理论的全球化逻辑[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陈承红;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难题[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4 王云飞;;转型期的乡村权威结构与乡村治理[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杨文杰;黄沛;;基于经济动力系统模型的转基因产业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6 石龙宇;崔胜辉;尹锴;李新虎;;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及其应用——以福建省龙岩市礼邦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7期

7 罗阳富;;试析媒介的教育功能与农村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8 许颜杰;马维鸽;;民国以来的乡村发展理论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3期

9 袁再健;褚英敏;;我国环境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5期

10 戴迎华;汤丽丽;;社会变迁视野下我国农村宗教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许新;;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庆宪;胡仪元;;山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研究[A];道路·创新·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优秀论文[C];2009年

3 冯波;;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和途径[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吴少平;;发展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5 李双龙;;主题:传播网络下的中国大都市郊区农村居民[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6 罗勇;;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可持续发展[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郇庆治;;经济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绿色左翼视角[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8 薛文森;;我国环境安全问题研究[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9 赵爽;卞洋洋;;刍论气候资源的法律保护[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10 李昌荣;;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柳州企业跨越发展[A];伟人智慧 强国丰碑——纪念邓小平百年诞辰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漆振光;新时期我国竞技武术人才资源开发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李士金;同煤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杨凡;北极生态保护法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李明;农村生态住区建设系统耦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宋俊荣;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措施与WTO规则:冲突与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姚宇;我国产业低碳化经济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董传岭;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8 韩艳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陈红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青;广东经济可持续发展调控体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琳;我国兽药市场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旭;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雨航;哈尔滨市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启发;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农村社会保障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梁爽;建国后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历史考察及其现实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温晶琳;对上海市业余网球赛事社会效应的调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孙长江;邓小平社会发展代价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潘庆广;山东省海洋渔业结构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丁鸣;论人类发展的生态文明向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朱媛瑛;兰州市新农村建设绩效分析与评价[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503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3503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d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