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类学笔记》论自然环境与“原生形态文明”

发布时间:2018-12-21 19:18
【摘要】:马克思用生命最后精力和智慧写就的《人类学笔记》中包含着未来文明的很多基因。其中,自然环境是"原生形态文明"的基础,"原生形态文明"是自然的组成部分;由人的"生存的技术"而引发的习惯性制度(或习俗)是维护自然环境与"原生形态文明"关系的纽带,也是诱变"原生形态文明"的"温床";"原生形态文明"走向"派生形态文明"的内在冲突和外在破坏力,集中体现了自然环境与"原生形态文明"相互作用、共同演进的复杂关系等等内容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引领和指导作用。它具体表现为:第一,自然与人融为一体的生存模式,提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必须建立起自然与人双赢的解决生态矛盾的思维方式。第二,自然选择基础上的制度设计理念,对于我们今天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具有直接的启发作用;第三,生态文明发生发展的动力主要根源于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形成的合力。
[Abstract]:Marx's Anthropology Notes, written with the last energy and wisdom of life, contain many genes for future civilization. Among them,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s the foundation of "primary form civilization", and "primary form civilization" is the component of nature. The customary system (or custom) caused by man's "survival technology" is the link to mainta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the "original form civilization", and it is also the "hotbed" to mutate the "original form civilization". The internal conflict and external destructive force of "original form civilization" towards "derivative form civilization" embod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original form civilization".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of common evolution has a leading and guiding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t is manifested as follows: first, the existence mode of combining nature with man, which indicates that we must establish a win-win thinking mode of solving ecological contradiction between nature and man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social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econdly, the idea of system design based on natural selection has a direct enlightening effect for us to perfect the system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irdly, the motive for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mainly rooted in the resultant force of its natur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A8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江丹林;西方关于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主要观点论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2 王东,刘军;“人类学笔记”,还是“国家与文明起源笔记”——为马克思晚年笔记正名[J];哲学研究;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永正,朱仁友;论所有权范畴[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2 王浩;;从古代社会主要矛盾看专制政体的民意基础——基于公共选择学说视角[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1期

3 李衍柱;;华夏文明原生态的生动再现——论《大秦帝国》[J];东方论坛;2010年04期

4 宋晓敏;;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阶段[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叶志坚;是“国家与文明起源笔记”,还是“人类学笔记”——与王东、刘军先生商榷[J];东南学术;2005年03期

6 叶志坚;;国家与文明起源笔记,还是人类学笔记——与王东、林锋先生商榷[J];东南学术;2006年04期

7 公丕祥;传统东方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马克思的理论分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8 林锋;;人类学笔记,还是国家与文明起源笔记——二答叶志坚先生[J];东岳论丛;2007年04期

9 叶志坚;;也谈柯瓦列夫斯基笔记主题——与林锋先生商榷[J];东岳论丛;2010年08期

10 徐国栋;;家庭、国家和方法论:现代学者对摩尔根、恩格斯——对《古代社会》、《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之批评百年综述[J];法律文化研究;2006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凌云;;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理论内容和理论定位——马克思的发现片论之一[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强;论马克思“社会—国家”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2 宋晓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同新;马克思恩格斯政府公共性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沈斌;二十世纪关于商周公社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高正文;列宁的法律革命思想[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张清;解读列宁:法律与经济的互动[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陈永正;所有权构造论[D];四川大学;2002年

8 黄和新;马克思所有权思想述要[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靳方华;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10 高学栋;经济全球化与东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道路[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帅;自由主义新闻思潮范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苑丽丽;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重读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及启示[D];汕头大学;2011年

3 田庄;海岱地区史前城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海涛;尧舜禹权力继承问题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春辉;论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6 刘欣然;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殷昱伟;资本批判视域中的马克思国家观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8 喻中;权力起源的比较法文化研究——以北美印第安部落与中国古代酋邦为例[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9 高永贵;“以人为本”发展观的哲学思考[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徐文越;马克思生态观的历史唯物主义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谭剑君;;“回到马克思”——从哲学观的视角看[J];法制与社会;2007年07期

2 朱玉才;从人体解剖到猴体解剖──马克思研究人类社会原生形态的方法论及其历史演变[J];求是学刊;1994年06期

3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忠;;在马克思本人那里,有几个形态的马克思哲学?——对马克思哲学形态学“原生形态”研究的一点思考[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凌云;应保护民族文化原生形态[N];文汇报;2000年

2 阿依吐拉;走进村寨看原生形态舞[N];中国艺术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撰述;旅游开发过度 世界遗产叫苦[N];亚太经济时报;2005年

4 庄福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力作[N];人民日报;2000年



本文编号:23893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3893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6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