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1-04-21 15:43
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科学技术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形成与他们当时所处的时代是密切相关的,这不仅仅体现在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还包含着受当时社会思潮的冲击。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技术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通过对马恩科学技术思想的探讨梳理,本文将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关于科学和技术内涵的理论界定。主要包括马恩对科学和技术的本质的认识。第二,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主要包括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生产力,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科学技术对社会各方面产生的影响,反过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也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第三,科学技术的异化问题。主要包括科学技术的异化和异化的消解,科学技术的应用及其后果等问题。 马恩科学技术思想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具有时代性,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是在18世纪爆发的工业革命的背景下形成的;其次,具有实践性,他们是在经过考察当时的社会现实状况中得出的理论;再次,具有历史性,他们探讨的科学技术始终是在现实社会的背景下展开研究的。再次,具有人本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的论述始终是探讨人的生存境遇;最后,具有批判性。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批判性主要表现在通过揭露资本主义大工业社会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对技术在资本主义应用的进行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为我国制定科学技术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为我国科技现代化、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方法论的指导,为规避全球科技负效应、应对全球性问题指明了方向。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A811
本文编号:2529079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A81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1.2.2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第2章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理论基础
2.1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2.1.1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产生的经济背景
2.1.2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产生的社会政治背景
2.2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
2.2.2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产生的人文科学基础
第3章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的内容与特征
3.1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的主要内容
3.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与技术内涵的阐释
3.1.2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在历史发展中作用的分析
3.1.3 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技术的异化揭示
3.2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的基本特征
3.2.1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时代性
3.2.2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实践性
3.2.3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历史性
3.2.4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人本性
3.2.5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批判性
第4章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的当代价值
4.1 理论价值
4.1.1 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理论基础
4.1.2 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
4.2 实践价值
4.2.1 为我国制定科学技术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4.2.2 为我国科技现代化、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4.2.3 为规避全球科技负效应、应对全球性问题指明 了方向
第5章 结论
5.1 对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解读
5.2 对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当代价值的探讨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吕洪良;;科学发展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与伦理观解读[J];理论月刊;2008年12期
2 解保军;;马克思科学技术观的生态维度[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02期
3 罗昌宏;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观[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4 陈芬;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伦理维度[J];伦理学研究;2005年02期
5 鸟居广;丘成;;论马克思关于技术的概念[J];哲学译丛;1978年01期
6 V.罗曼;张伯霖;;马克思主义与科技革命——兼论经典马克思主义与现代马克思主义[J];哲学译丛;1979年02期
本文编号:25290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529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