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人民观的形成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9-09-12 19:35
【摘要】:毛泽东人民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萌生、形成与成熟、完善与发展三个重要阶段。从1910 1921年,是毛泽东人民观的萌生时期,其"民本"色彩非常明显,并开始向群众史观转变,人民民主思想初具雏形。从党的建立到抗战胜利,毛泽东人民观形成并成熟,具体表现在:人民概念开始形成,形成了牢固的群众观点,实践中实行了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提出了必须领导群众和教育群众的思想。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人民观体系开始成熟。他提出了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形成了完备的群众路线理论,以及统一战线是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的思想,提出了人民民主理论。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以后,毛泽东人民观继续完善与发展。深入挖掘毛泽东人民观的当代价值,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毛泽东人民观及其当代意义研究(11BDJ025)
【分类号】:A841
本文编号:2535310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毛泽东人民观及其当代意义研究(11BDJ025)
【分类号】:A8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莉莉;邓小平政治文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2 谢俊;;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启示[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J];;年期
,本文编号:25353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535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