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8 21:18
【摘要】:意识形态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既是反映一定社会集团或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的思想观念体系,也是一定社会集团或阶级的政治思想、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思想基础。意识形态对决定它的经济基础和其他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妥善运用好、发挥好这个反作用,意义重大。邓小平意识形态建设思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原则,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指导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不断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理论成果和实践创新对当前意识形态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章绪论部分说明了选题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思路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介绍了邓小平意识形态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及思想渊源,指出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苏东剧变的历史震荡、和平演变的现实威胁、国内思想领域的拨乱反正等国际国内局势是邓小平意识形态建设思想面临的客观环境,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人关于意识形态的观点是邓小平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的理论基础。第三章通过阐述邓小平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展示了邓小平意识形态建设思想发展的大体脉络和理论框架,主要包括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历史命题的提出、正确处理意识形态与经济建设关系、创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在意识形态的指导下科学制定现代化发展战略、确立“三个有利于”评判是非标准等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创新成果。第四章依托邓小平意识形态建设思想主要内容,总结归纳其基本特征为科学性、价值性、理论性、实践性、时代性、创新性、原则性、灵活性。这些特征充分彰显了邓小平意识形态建设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系统的、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价值。第五章说明邓小平意识形态建设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并且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基础,并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加强经济基础和群众基础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积极应对新变化等方面指出推动当前意识形态建设的有效途径。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A8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岩滨;;邓小平意识形态思想建设的依据[J];改革与开放;2016年02期

2 刘伟;陈锡喜;;邓小平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基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视角[J];邓小平研究;2015年02期

3 陈燕秋;;邓小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理论中的“破”与“立”[J];学理论;2014年22期

4 何颖;马晓红;;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贡献[J];攀登;2014年04期

5 韩婧;;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建构[J];理论学习;2013年05期

6 陈冬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研究[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7 王力;马采瑞;;邓小平对毛泽东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的丰富与发展[J];理论探索;2011年03期

8 李向国;;论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意识形态观及其时代价值——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J];理论导刊;2011年03期

9 蒯正明;杨新宇;;邓小平关于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资源建设的思想[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李延明;;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罗家锋;新时期邓小平政治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志芳;邓小平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3 张述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4 郜付见;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5 王群生;江泽民意识形态建设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曹丽;我国新时期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7 张志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198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6198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5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