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对科技异化的批判及其消解的生态化路径

发布时间:2020-04-17 02:29
【摘要】:科学技术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元素,是实现自然人化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自然史与人类史融合发展的助推器;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也会发生异化现象并导致生态危机的产生。本文基于马克思的理论视域,对科技异化进行了批判,指出科技异化的生态后果实质是科学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演化成了一种外在和异己力量,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及个体生命的心身健康产生了危害,造成了人的异化;对自然的掠夺、污染和破坏,导致自然的失衡,造成自然的异化。人的异化与自然的异化相互作用,最终形成了生态危机。本文通过对科学技术的“双重效应”分析,指出科技异化产生的原因并不在于科学技术本身,而是根源于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对科技异化进行批判,分析科技异化所带来的生态问题,需从科技异化产生的制度根源进行追问和批判。资本逻辑支配下的科学技术必然成为奴役人和破坏生态平衡的工具,产生科技异化,造成人的异化、自然的异化,形成综合性的生态危机。马克思对科技异化消解的理念路径是从制度根源进行变革,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与人与社会的和谐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以消解生态危机。实现科技的生态化转向,是消解科技异化造成生态危机的重要现实生态化路径:实现传统发展方式的转变,从技术可操作层面实现科技生态化发展;发展绿色生态经济,从发展理念和道路上实现可持续性经济发展。马克思对科技异化的批判蕴含着实现人与自然共生,建立美丽和谐的美好社会的重要旨趣,对于当代如何消解生态危机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的生态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A8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陈墀成;余玉湖;;论人与自然的和解——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探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2 朱慧;周颖秀;;从还原主义看科技的异化[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3 周立秋;;科技异化对人类生存意义的消解[J];长白学刊;2011年02期

4 邢广桥,吴夺,王新;对科技异化根源的认识[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吴国林;论技术本身的要素、复杂性与本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倪钢;技术本质的隐喻理解及其微观解释[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年06期

7 郑元景;马克思技术异化思想及其当代反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郑博;马克思科技观的生态维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7年

2 苗荣珍;科技异化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丁龙;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303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6303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0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