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技术批判视野中现代性追问的逻辑进程

发布时间:2020-12-22 23:12
  马克思对现代性问题的关注经历了从追求到批判、从宏观辩证批判到微观机制考察的转向,技术批判在促成这种转向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早期著作中,马克思在经历了从对现代启蒙原则的先验认同与追求到自觉反思与批判的转变后,确立了现代性批判的基本立场和原则。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共产党宣言》这一历史时期,借助对"劳动"、"生产"、"实践"、"工业"、"工艺"、"分工"等的考察,马克思思考和回答了技术的本质、技术的价值、技术的实践和技术的异化等问题,从宏观上分析了现代性的普遍性、困境及其暂时性、现代人的解放以及现代性的基本特征。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微观视角考察了以机器和机器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性"技术,在对技术和资本予以详细解析的基础上,揭示了技术与资本融合互动中现代性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通过技术批判,马克思全面分析和揭示了现代性的本质,并形成了系统性的思想,这为我们今天研究现代性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2015年10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4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技术实践:哲学的观照及嬗变[J]. 于春玲,闫丛海.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2]论技术与现代性的割裂与融通[J]. 张成岗.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3]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当代解读[J]. 丰子义.  中国社会科学. 2005(04)



本文编号:29326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9326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0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