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自由观的发展维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8 08:42
  本论文从发展的维度,对马克思自由观进行了全面、详实的考究。面对古今中外纷繁复杂的自由论述,如何把握自由的真谛,如何利用科学的自由观引领我们前行,马克思自由观无疑给了我们答案。马克思自由观的形成是批判和重构的过程,正是由于西方自由主义发展的困顿,才为马克思创立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自由观提供了契机。而西方自由思想的繁衍、兴盛,则为马克思自由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丰厚的文化底蕴。马克思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清算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痕迹,宣告自由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人的自由自觉的特性。在马克思看来,自由不是抽象的,而是物质的、现实的、历史的。马克思的自由是主客体的统一,必然性(包括主体性的必然性和客体性的必然性)和主体性的关系构成了自由的基本内容。马克思自由的客观实在性为自由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自由的主体性又为自由的无限发展提供了可能。在马克思的自由观中,自由从来都不是超现实的、超阶级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因此,马克思的自由是有限的自由,而非绝对的、无限的自由。马克思主张积极的自由,即自由应该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是人类下坠本能的放纵。这就是马克思自由... 

【文章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1.1.1 社会主义国家的自由与现状
        1.1.2 探究马克思自由观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即逻辑框架
        1.3.1 “发展的维度”是本论文探究马克思自由观的立足点
        1.3.2 逻辑框架
第二章 自由与发展的困惑
    2.1 西方自由概念的发展过程
        2.1.1 善与自由概念:柏拉图原则及柏拉图自由观
        2.1.2 自主性自由概念
        2.1.3 恩典与自由概念
    2.2 西方自由思想的演变与自由主义的困境
        2.2.1 西方自由思想引发的社会思潮:自由主义
        2.2.2 自由主义的历史演变
        2.2.3 自由主义的困境
第三章 批判与发展:马克思自由观形成的根本途径
    3.1 马克思自由观的萌芽
        3.1.1 自由观的雏形: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奋斗
        3.1.2 个人自由观的开端:对机械决定论的批判
    3.2 马克思自由观的形成与发展
        3.2.1 唯物主义自由观原则的初步奠定:《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3.2.2 唯物主义自由观原则的确立:《德意志意识形态》
        3.2.3 马克思自由观的发展
第四章 唯物史观:马克思自由观形成的哲学依据
    4.1 马克思自由观的依据
        4.1.1 自由的人本学依据
        4.1.2 自由的社会实践依据
    4.2 马克思自由观的基本构成要件
        4.2.1 马克思自由观的客观前提
        4.2.2 马克思自由观的主体
        4.2.3 人实现自由的根本途径:实践
    4.3 马克思自由观中自由与必然的关系
        4.3.1 唯物史观视域下自由与必然的关系
        4.3.2 马克思自由观中“自由王国”与“必然王国”的关系
第五章 发展:马克思自由观的灵魂
    5.1 客观实在性是马克思自由观发展的依据
        5.1.1 马克思自由观具有客观实在性
        5.1.2 客观实在性为马克思自由观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
    5.2 马克思自由观具有发展的本性
        5.2.1 马克思自由观的主体具有能动性、创造性、选择性
        5.2.2 马克思自由观的客体具有必然性和价值性
    5.3 马克思自由观是无限发展的
        5.3.1 马克思自由观是无限超越的
        5.3.2 马克思自由观具有历史性
    5.4 马克思自由观是条件性和责任性的统一
        5.4.1 马克思自由观是有条件而非绝对的
        5.4.2 人性的弱点决定了马克思自由观的责任性
        5.4.3 马克思自由观是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的自由
第六章 “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马克思自由观的最高境界
    6.1 “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自由观的最高境界的历史必然性
        6.1.1 马克思自由观无限发展的机制
        6.1.2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6.1.3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人改造世界和自我完善的统一
    6.2 共产主义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社会形式”
        6.2.1 共产主义为“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保障
        6.2.2 共产主义是“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原则”[J]. 李德顺.  社会科学战线. 2006(06)
[2]马克思的“个人自由观”探索[J]. 何云峰,胡建.  浙江社会科学. 2006(06)
[3]马克思的自由平等观与法国自由主义[J]. 杨令飞.  现代哲学. 2006(04)
[4]论马克思自由观的当代视野[J]. 张文喜.  学术月刊. 2006(08)
[5]自由:自主性还是接受性?[J]. 谢文郁.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1)
[6]社会主义与人的自由——对社会主义自由问题的思考[J]. 余世喜.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6)
[7]马克思自由观的再解读[J]. 林剑.  天津社会科学. 2003(06)



本文编号:29642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9642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0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