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建国后思想改造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8 12:58
思想改造的首要前提是思想批判,只有对传统思想状况作出全面批判,才能使之得到全面改造。近代以来的思想批判,显示了这一思潮的渐进发展与深化的过程。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人心风俗批判,维新派的道德批判,五四时期的全面批判等正好说明这样的过程。 毛泽东从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社会心理、行为方式等五个由浅及深的层次全面批判了中国思想状况。他认为,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是实用理性的中庸思维方式;它形成中国人在价值观念上的官本位观念、等级观念、特权观念;形成中国人极端个人主义的道德观;它们共同构成民族精神的内核,形成民族社会心理中的人情观念、面子观念、乡愿习性、阿Q精神等具体表现,并逐渐内化为人们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如自由散漫、厚古薄今及其它不良风俗。在思想批判的基础上,毛泽东勾画了他的理想人格图景。中国人的理想人格应该是,克服实用理性的中庸思维方式,培养实事求是的理性思维方式;抛弃传统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本位价值观;根除极端个人主义的道德观,确立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观;扫除社会心理和风俗习惯中的不良倾向,形成社会主义主人翁的新精神和新气象。同时,在社会主义主体...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6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毛泽东建国后对思想改造的认识
第二节 毛泽东建国后思想改造理论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毛泽东建国后思想改造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思想改造的维度
第一节 建国后毛泽东思想改造的范围
第二节 建国后毛泽东思想改造的内容
第三章 思想改造的目标
第一节 建国后毛泽东理想人格观概说
第二节 实事求是思维方式
第三节 人民本位价值观
第四节 集体主义道德观
第五节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主体素质结构
第四章 思想改造的途径
第一节 群众运动
第二节 世界观改造
第三节 教育革命
第四节 社会结构改造
第五章 历史评价与反思
第一节 中国人思想状况的历史性转折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人的现代化理论的中国化
参考书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毛泽东与村落家族文化变革[J]. 苏黎明. 北京党史. 2001(01)
本文编号:2964639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6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毛泽东建国后对思想改造的认识
第二节 毛泽东建国后思想改造理论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毛泽东建国后思想改造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思想改造的维度
第一节 建国后毛泽东思想改造的范围
第二节 建国后毛泽东思想改造的内容
第三章 思想改造的目标
第一节 建国后毛泽东理想人格观概说
第二节 实事求是思维方式
第三节 人民本位价值观
第四节 集体主义道德观
第五节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主体素质结构
第四章 思想改造的途径
第一节 群众运动
第二节 世界观改造
第三节 教育革命
第四节 社会结构改造
第五章 历史评价与反思
第一节 中国人思想状况的历史性转折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人的现代化理论的中国化
参考书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毛泽东与村落家族文化变革[J]. 苏黎明. 北京党史. 2001(01)
本文编号:29646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964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