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理论
发布时间:2021-01-08 17:39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但一提起共同富裕,人们对它的理解往往只限于物质生活。“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1]实现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固然是共同富裕的首要任务和基本内涵,但实现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同样也是共同富裕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实现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简言之,就是指实现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普遍提高。精神共同富裕在共同富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它将为物质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为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必要的精神条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同时,它也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邓小平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它与马克思主义精神共同富裕的思想一脉相承。近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劳动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存在的问题依然严峻,农村大部分地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相当贫乏,城乡居民的精...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精神共同富裕的内涵
(一) 精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贫富
(二) 精神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不可或缺的精神维度
(三) 精神共同富裕在共同富裕中的地位及其重要作用
二、精神共同富裕理论的思想渊源及实现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一) 精神共同富裕理论的思想渊源
(二) 实现精神共同富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三、精神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
(一) 精神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特征
(二) 精神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价值取向与重要目标
四、实现精神共同富裕的途径
(一) 实现精神共同富裕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二) 实现精神共同富裕应采取的措施
结语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征稿简则[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5(05)
[2]热烈祝贺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创刊[J].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01)
[3]中山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1年 (第40卷) 总目次[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6)
[4]转轨时期共同富裕原则再思考[J]. 王满.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5)
[5]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之渊源、发展和实质[J]. 曾丽雅.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1(01)
[6]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略论[J]. 王晓梅,马用浩.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2)
[7]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探析[J]. 王天福. 宁夏党校学报. 2000(01)
[8]论社会全面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J]. 陈成,周翔. 青海社会科学. 1999(06)
[9]实现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特征[J]. 饶明奇.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1999(01)
[10]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J]. 张桂岳. 江苏社会科学. 1998(06)
本文编号:2965020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精神共同富裕的内涵
(一) 精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贫富
(二) 精神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不可或缺的精神维度
(三) 精神共同富裕在共同富裕中的地位及其重要作用
二、精神共同富裕理论的思想渊源及实现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一) 精神共同富裕理论的思想渊源
(二) 实现精神共同富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三、精神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
(一) 精神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特征
(二) 精神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价值取向与重要目标
四、实现精神共同富裕的途径
(一) 实现精神共同富裕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二) 实现精神共同富裕应采取的措施
结语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征稿简则[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5(05)
[2]热烈祝贺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创刊[J].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01)
[3]中山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1年 (第40卷) 总目次[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6)
[4]转轨时期共同富裕原则再思考[J]. 王满.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5)
[5]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之渊源、发展和实质[J]. 曾丽雅.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1(01)
[6]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略论[J]. 王晓梅,马用浩.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2)
[7]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探析[J]. 王天福. 宁夏党校学报. 2000(01)
[8]论社会全面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J]. 陈成,周翔. 青海社会科学. 1999(06)
[9]实现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特征[J]. 饶明奇.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1999(01)
[10]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J]. 张桂岳. 江苏社会科学. 1998(06)
本文编号:29650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965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