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需要理论研究
本文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需要理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人类存在以来,就有了需要,需要与人类相伴而生,人们无法脱离需要生存发展。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考察和研究人类活动的出发点和核心。本文以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为研究的范本,对《手稿》中关于需要的一般理论进行分析整理,论述了需要的定义、种类、性质和作用,指出工人和资本家的需要在资本主义社会均发生了异化,并阐述实现人的全面需要的途径和方法。正文分为三个部分进行。第一个部分阐述了《手稿》中马克思对需要的一般论述,简要总结出需要的定义、种类、性质和作用。第二部分着重指出《手稿》中工人和资本家的需要。从需要实现的媒介----货币为切入点,具体探讨了工人和资本家的需要都围绕货币发生了异化,其中工人的需要围绕工资发生了异化,资本家的需要围绕利润发生了异化,并指出工人和资本家需要异化的实质和表现。第三部分,阐述了人的需要发生异化的根源,同时指出实现人的全面需要的途径。其中,针对《手稿》对人的异化需要的根源进行了深入分析,厘清了私有制与异化劳动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指出实现人的全面需要的主客观条件。
【关键词】:马克思 需要 异化 扬弃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A811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10
- (一)研究意义7
- (二)研究现状7-9
- (三)研究方法9-10
- 一、《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人的需要的一般论述10-20
- (一)需要的定义10-12
- (二)需要的类型12-15
- (三)需要的性质15-16
- (四)需要的作用16-20
- 二、《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工人和资本家的需要20-30
- (一)需要实现的媒介----货币20-23
- (二)工人的需要围绕工资发生异化23-27
- (三)资本家的需要围绕利润发生异化27-30
- 三、人的异化需要的扬弃30-39
- (一)人的需要异化产生的根源30-33
- (二)人的需要异化的扬弃,实现人的全面的需要33-39
- 参考文献39-41
- 致谢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建国;人与世界关系的普遍性与“地球异化”现象之克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启示[J];江汉论坛;2004年05期
2 高恒天;幸福新解——《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启示[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3 欧阳彬;货币的人学向度——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货币哲学[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张秀英;;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性论初探[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年05期
5 李晔;苗青;;论“道德理想”与“道德异化”——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伦理学考察[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周峰;周霞;;抽象人的突破与历史的“人道”建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再解读[J];学术研究;2007年07期
7 刘兴章;;走进《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论马克思对劳动的存在论阐明[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郑云宏;;浅议《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讨论的逻辑起点[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谢丽娜;;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丛大川;林琳;;当代“人学”的支点:人的有意识的自由自觉的类特性——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感悟[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淑琴;;私有财产的扬弃和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道主义思想梳理[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2 王善超;;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创造观述评[A];人学与现代化(三)——北京市人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顾道弟;;美论二题——学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思想有感[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张秉民;郭春霞;;人与自然关系的独到探索——重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A];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人类学高级论坛2004卷[C];2004年
5 王熙恩;;对象化的内在悖反及其生态启示意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象化理论的深层解读[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赵雪;;《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科学人学思想探析[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C];2009年
7 邹广文;;文化理想与文化批判——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现代性精神[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8 刘世文;;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基础文献——简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地位和意义[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9 张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道主义问题[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朱立元;张瑜;;不应制造“两个马克思”的新神话——重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兼与董学文、陈诚先生商榷[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永忠;《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现实启示[N];丽水日报;2011年
2 柳拯 民政部社会工作司副司长;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社会工作的启示[N];中国社会报;2011年
3 黄楠森;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N];光明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冯溪屏;劳动范畴在马克思哲学中的核心地位[D];黑龙江大学;2009年
2 王东红;历史与实践自身运动[D];吉林大学;2010年
3 方以启;论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立场的根本转变[D];苏州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春玲;《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科学人学的建构[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耀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文化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王传亮;《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关需要的思想及其相关理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建国;人学视野中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邓莉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文化观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6 宋喜斌;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人的本质的探讨[D];内蒙古大学;2009年
7 陈志刚;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裴少雪;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主体性思想探析[D];山东大学;2013年
9 邵伟;浅析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人的本质的解释[D];吉林大学;2009年
10 曾海林;现实与思想的双重异化及其扬弃[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需要理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68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96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