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及其方法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0 19:23
本文关键词: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及其方法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尤其是在二战以后,世界范围内出现了许多关于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如何走向现代化的发展理论。然而,从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情况来看,发达国家依旧保持着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主导,而发展中国家与落后国家则有进有退,依然呈现出各种问题。其中,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发展模式也成为世界范围的研究对象。 邓小平的社会发展理论是关于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如何走向现代化的理论思考,是关于社会的有机构成,社会运行的过程、因素以及社会发展的目的与战略的理论体系。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立足社会主义中国的国情,着眼世界形势的新变化,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体现了邓小平思考中国发展问题的方法与思路。邓小平不仅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去探索中国社会的发展,更是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方法论体系。在当今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中的方法论是我们解决新问题、处理新矛盾时的重要理论依据。对深化社会主义改革,构筑五位一体的现代化总体布局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本文对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产生背景、理论渊源进行了探索。旨在理解他的社会发展理论得以产生的可能及其实践基础。分析邓小平如何在立足国际与国内两个大背景下,研究与总结中国社会的发展。探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列宁新经济政策与毛泽东社会发展理论对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产生的影响。 其次,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概括:社会发展是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科持续发展;社会发展必须结合社会主义中国的具体国情;社会发展必须处理好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主要包括了邓小平的发展本质论、发展动力论、发展目的论、发展过程论、发展评价论、发展重点论以及对外开放理论等等。试图描述出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完整的科学体系。第三,本文总结了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方法。主要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相统一、原则性灵活性相统一、反思历史展望未来相统一、方法论价值观相统一、理论性经验性相统一的方法。这些方法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具体体现,而且具有丰富的中国特色。 最后,本文对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方法论启示做了总结。结合当代中国所面对的新环境新挑战,分析邓小平思考中国社会发展问题时的原则方法对当今处理新问题、新矛盾时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邓小平 社会发展 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02;A849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6
- 绪论6-10
- (一) 选题意义6
- (二) 研究概况6-9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9
- (四) 创新之处9-10
- 一、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理论渊源10-16
- (一) 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产生的背景10-13
- 1、关于时代特点的深刻洞察10-11
- 2、关于国内发展困境与对社会主义前途的审慎思考11-13
- (二) 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产生的理论渊源13-16
- 1、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13-14
- 2、列宁的新经济政策14-15
- 3、毛泽东社会发展理论的曲折探索15-16
- 二、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科学体系与主要内容16-21
- (一) 社会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6-18
- 1、发展的本质16-17
- 2、发展的动力17-18
- 3、发展的目的18
- (二) 社会发展必须结合社会主义中国的具体国情18-19
- 1、发展过程论18-19
- 2、发展评价论19
- 3、发展重点论19
- (三) 社会发展必须处理好与外部环境的关系19-21
- 1、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19-20
- 2、抓住机遇与发展自己20
- 3、国际和平与国内安定20-21
- 三、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方法21-26
- (一)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21-22
- (二)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22
- (三) 反思历史与展望未来相统一22-24
- (四) 方法论与价值观相统一24-25
- (五) 理论性与经验性相统一25-26
- 四、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方法论启示26-33
- (一) 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构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26-29
- (二) 以群众路线的方法凝聚推动社会发展的合力29-30
- (三) 把创新作为发展理念的核心30-33
- 参考文献33-36
- 攻读期间发表论文36-37
- 致谢37-3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丰子义;;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兼论其把握方式与寻求途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吕庆建;;邓小平发展观论要[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陈建越;邓小平发展观研究[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柏申;毛泽东与邓小平发展观共性之探析[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6期
5 黄爽;试论邓小平发展理论的方法论[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孙万国;齐宝辉;;科学发展观与毛泽东、邓小平发展观的不同侧重点[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李俊,叶俊容;邓小平现代化发展战略思想及其方法论特点[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王虹,刘英;论邓小平的发展观[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童星;;论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李俊彪;;邓小平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J];理论月刊;2007年02期
本文关键词: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及其方法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74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97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