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的主体性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9 09:49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开启了近代主体性哲学;康德“人为自然立法”,彻底颠倒了主客体关系,“客体是进入意识界的经验事实”,实现了主客体关系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黑格尔“主体即实体”,主体性高扬;费尔巴哈的“感性自然人”,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马克思人的主体性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马克思的作为主体的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主体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世界的本质规律,把握世界,并且主体人能够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改造世界;主体人是具有实践本质的人,人通过实践确证自己,通过实践形成社会关系,获得社会关系本质;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关系主要体现为阶级关系,主体人的本质必然打上阶级的烙印;社会是发展的,这就决定主体人是社会历史中的人,是发展中的人,并且不同社会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人,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的:“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镰刀斧头生产的是手工业者和农民,大机器生产产生的是流水线的工人;人是具有价值追求的主体,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追求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追求个性自由、全面发展。人是主体,作为... 

【文章来源】: 张延卿 吉林大学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马克思人的主体性思想的时代背景和理论缘起
    2.1 马克思人的主体性思想的时代背景
        2.1.1 资本主义社会物质财富的激增
        2.1.2 近代人的主体性的解放
        2.1.3 “神性至上”理念的倒塌
    2.2 马克思人的主体性思想的理论缘起
        2.2.1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开启的主体性哲学
        2.2.2 康德“人为自然立法”的主体性转向
        2.2.3 黑格尔“实体即主体”的主体性高扬
        2.2.4 费尔巴哈“感性自然人”的唯物主义转向
第3章 马克思人的主体性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主观能动性使主体能够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
        3.1.1 主观能动性构成人与动物之别
        3.1.2 主观能动性使人成为世界的主宰
    3.2 实践性确证主体的本质和生存方式
        3.2.1 实践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确证主体人的存在
        3.2.2 实践在人与自身关系中确证主体人的本质
    3.3 社会历史性丰富主体的维度
        3.3.1 在横向社会关系中的人的主体性
        3.3.2 在纵向历史发展中的人的主体性
    3.4 阶级性提供理解人的主体性的现实可能性
        3.4.1 商品拜物教显示人的主体性的物化
        3.4.2 无产阶级革命意识表征阶级主体性的存在
    3.5 价值性构成人的主体性的目标追求
        3.5.1 主体人的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
        3.5.2 主体人之间的自由联合
第4章 马克思人的主体性思想的价值
    4.1 马克思人的主体性思想对前人的超越
        4.1.1 对人的“理性主体性”的超越
        4.1.2 对人的“感性主体性”的超越
    4.2 马克思人的主体性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地位
        4.2.1 实现了从两极到中介的变革
        4.2.2 实现了认识论的巨大变革
        4.2.3 找到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主体力量
        4.2.4 构成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价值旨趣
    4.3 马克思人的主体性思想的时代价值
        4.3.1 坚持马克思人的主体性思想就是坚持人民主体的立场
        4.3.2 坚持马克思人的主体性思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指导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主体性”的三次转向——从黑格尔、费尔巴哈到马克思[J]. 杨乔乔,张连良.  求是学刊. 2018(06)
[2]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双重解读和内在超越[J]. 张鹏,李桂花.  社会科学家. 2018(02)
[3]马克思的人民主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杨哲,李志军.  理论月刊. 2017(01)
[4]马克思主体性思想主要内容及重要意义[J]. 褚小山.  人民论坛. 2014(17)
[5]“主体性”观念的价值内涵与社会发展的“价值排序”[J]. 贺来.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03)
[6]“主体性”批判的意义及其限度[J]. 贺来.  江海学刊. 2011(03)
[7]深化“主体性”研究的重大课题——从“认知主体”到“价值主体”[J]. 贺来.  学术月刊. 2011(04)
[8]马克思主体性建构的三重意蕴[J]. 李荣.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6)
[9]马克思主体性概念的两个维度[J]. 俞吾金.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10]论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政治意蕴[J]. 贺来.  哲学研究. 2007(01)

博士论文
[1]作为自由前提的“人的独立性”[D]. 邵长超.吉林大学 2019
[2]马克思关于“现代性”的批判与超越[D]. 张鹏.吉林大学 2018
[3]“主体性”观念的现代合理性[D]. 郭晶.吉林大学 2012
[4]主体形而上学批判与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D]. 刘金萍.吉林大学 2008
[5]论主体性的历史生成[D]. 赵海英.吉林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现实的个人”思想研究[D]. 曹得宝.北京交通大学 2018
[2]马克思早中期主体性思想的发展研究[D]. 丁波.曲阜师范大学 2013
[3]论主体性的困境及出路[D]. 王尚莲.吉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29867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9867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a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