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中的和谐思想及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17-04-13 14:06

  本文关键词: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中的和谐思想及当代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在195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当时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中国共产党面临着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任务。但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现成的答案,也无法照搬“苏联模式”,加之当时东欧发生“十月危机”,社会主义阵营遭到威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深刻认识到照搬苏联模式在中国行不通,必须走自己的路,探索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的十大关系进行了精辟论述,十大关系就是十大矛盾,它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论十大关系》涉及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领域,是我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性著作。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的研究现状,研究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归纳和阐述;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论十大关系》的写作背景、写作过程及基本方针;第三部分主要从《论十大关系》概括出经济关系、政治和文化关系中的和谐思想;第四部分论述了《论十大关系》中的和谐社会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在占有丰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和历史分析方法,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视角,分析了《论十大关系》中的和谐社会思想,这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论十大关系》 矛盾 和谐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喀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A841;D61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9
  • 引言9-14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9-11
  • 一、研究背景9
  • 二、研究意义9-11
  • 第二节 研究现状11-12
  • 一、国内研究现状11-12
  • 二、国内研究现状简评12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12-13
  • 一、研究方法12-13
  • 二、研究思路13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13-14
  • 一、创新点13
  • 二、不足之处13-14
  • 第二章《论十大关系》概述14-20
  • 第一节 《论十大关系》的写作背景14-17
  • 一、国际背景14-15
  • 二、国内背景15-17
  • 第二节《论十大关系》的写作过程及基本方针17-20
  • 一、写作过程17-18
  • 二、基本方针18-20
  • 第三章《论十大关系》中的和谐思想20-36
  • 第一节 和谐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简述20-25
  • 一、和谐的概念界定20-24
  •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24-25
  • 第二节 经济关系的和谐25-30
  • 一、各产业关系的和谐:工农并重,互相促进26-27
  • 二、各地域关系的和谐:沿海带动内地,逐步平衡27-28
  • 三、经济建设和国防关系的和谐:经济建设为基,兼顾国防保障28-29
  • 四、经济主体利益关系的和谐:国家为上,兼顾集体和个人29-30
  • 第三节 政治、文化关系的和谐30-36
  • 一、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和谐:坚持中央领导,增强地方自主性30-31
  • 二、民族关系的和谐:反对两个主义,互取优点而发展31-32
  • 三、党派关系的和谐:调动各民主党派积极性,为社会主义服务32-33
  • 四、党内关系和谐:通过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团结全党33-34
  • 五、中国与外国关系的和谐:坚持独立自主,批判吸取外国优秀文化成果34-36
  • 第四章《论十大关系》中的和谐思想的当代价值36-47
  • 第一节 协调各种关系,,推动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6-43
  • 一、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36-38
  • 二、建构东西部联动新模式,推进各区域协调发展38-39
  • 三、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保障经济建设顺利进行39-40
  • 四、协调利益关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40-42
  • 五、增强地方自主性,调动“两个积极性”42-43
  • 第二节 促进政治、文化关系和谐,实现政治清明、社会进步43-47
  • 一、加强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43-44
  • 二、加强各民主党派建设,提高合作共事能力44-45
  • 三、正确对待犯错误同志,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来团结全党45-46
  • 四、积极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我国文化大繁荣46-47
  •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1
  • 致谢51-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飞;;《论十大关系》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J];学理论;2013年18期

2 邱巍;;《论十大关系》的形成和传播——若干史实与观点的补充和辩证[J];中共党史研究;2013年01期

3 李卉;;论毛泽东以“工业化”为核心的中国现代化思想[J];人民论坛;2012年20期

4 陈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的形成与发展[J];党的文献;2012年03期

5 骆方金;;共享与和谐:“包容性增长”论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03期

6 苏艳霞;;加强民族团结,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J];前沿;2012年04期

7 刘浚;;和谐社会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J];人民论坛;2012年02期

8 冯庆芳;;浅析《论十大关系》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J];党史文苑;2011年22期

9 李攀;;陈云与一五计划的出台[J];党史博采(理论);2011年06期

10 贺善侃;;统一战线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作用与机制研究[J];学习与实践;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许华;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2 张春荣;毛泽东国情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河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于芳;从《论十大关系》看毛泽东的和谐社会思想[D];燕山大学;2012年

2 李海鹏;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理论贡献与时代价值[D];河北大学;2012年

3 郭东敏;论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行探索[D];西北大学;2011年

4 陈刚;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评述及其现实思考[D];东北大学;2011年

5 李兰;《论十大关系》中的哲学思想及其启示[D];黑龙江大学;2008年

6 王心月;毛泽东与《论十大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中的和谐思想及当代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37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037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f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