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马克思与费希特思想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5 09:21
这是一项旨在对青年马克思与费希特的思想关系进行阐释的研究。马克思思想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历来是马克思思想研究的重点,其中马克思与康德哲学、与黑格尔哲学的关系都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相较之下,马克思与费希特哲学关系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但是,费希特哲学在近代德国时代精神的转变中曾经起到重要的作用,为德国激进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奠定了基础,并对青年黑格尔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将在近代德国的思想和历史发展的背景中,对青年马克思与费希特思想的关系进行研究。整体来讲,全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将在德国启蒙运动的历史背景下对费希特哲学在近代德国时代精神转变中所起的作用进行考察,指出正是费希特哲学,为德国的自由主义、激进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想奠定了基础。然后从学理层面,对费希特哲学展开专题性研究。在费希特哲学与康德哲学精神的复杂关联中,揭示出费希特的自我意识概念的特点,知识学及其社会政治观以及费希特哲学中的活动性概念的特点。第二部分,在19世纪40年代的思想背景下,对青年黑格尔派兴起的缘由及其所肩负的使命进行考察,指出由于德国的现实远远落后于德国的哲学以及德国启蒙运动的特殊性,当青年黑格尔...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问题的源起
二、研究现状
三、思路和方法
注释
第一章 德国启蒙运动
第一节 德国的"焦虑"
第二节 德国哲学的兴起与时代精神的转变
第三节 德国知识分子的使命
注释
第二章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费希特遗产
第一节 康德哲学中的"先验自我意识"概念
一、自我意识的活动性
二、自我意识的统一性
三、自我意识的空无性
四、自我意识的反思性
》"> 第二节 费希特的"自我"概念的产生——《评<埃奈西德穆>》
一、莱茵霍尔德的基础哲学
二、舒尔策对意识命题的批判及费希特的回应
三、舒尔策对康德哲学的批判及费希特的回应
第三节 费希特的知识学及其社会政治观
一、知识学的含义
二、知识学中的自我意识理论及其活动性概念
三、知识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及其批判方法
四、知识学中的自我意识理论与早期的宗教理论的关系
五、知识学中的自我意识理论与费希特的社会主义理想的关系
注释
第三章 青年黑格尔派与费希特
第一节 青年黑格尔派的历史使命和思想背景
第二节 青年黑格尔派的费希特主义
一、布鲁诺·鲍威尔与费希特哲学
二、奥古斯特·冯·切什考斯基与费希特哲学
三、莫泽斯·赫斯与费希特哲学
四、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费希特哲学
第四节 青年马克思对费希特哲学的吸纳
一、青年马克思传记中的费希特
二、青年马克思著作中的费希特
注释
第四章 青年马克思思想中的费希特因素
第一节 从青年马克思的哲学观看
一、青年马克思的哲学观
二、青年马克思的哲学观与费希特思想的关联
第二节 从青年马克思的哲学立场看
一、青年马克思的哲学立场
二、青年马克思的哲学立场与费希特哲学的关联
第三节 从青年马克思的批判方法看
一、青年马克思的批判方法与费希特哲学的关联
二、青年马克思对批判方法的初步反思
第四节 从青年马克思的宗教批判看
一、青年马克思的宗教批判思想与费希特哲学的关联
二、青年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的初步转变
注释
第五章 青年马克思对费希特主义的扬弃
第一节 德国社会现实的变化
第二节 青年马克思对费希特哲学的扬弃
一、青年马克思在批判方法上对费希特哲学的超越
二、青年马克思在宗教批判思想上对费希特哲学的超越
三、青年马克思在政治立场上对费希特哲学的超越
第三节 青年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思想的区别
一、赫斯思想中的费希特主义
二、青年马克思与赫斯思想的区别
第四节 活动性概念的不同表现形式——马克思与费希特哲学中的活动性概念
一、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概念
二、费希特与马克思的"实践"概念的相似性
三、费希特与马克思哲学中的"实践"概念的区别
注释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一、主要外文著作
二、主要中文译著
三、主要中文著作
四、主要参考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再论唯物史观与启蒙[J]. 邹诗鹏. 哲学研究. 2011(03)
[2]还原青年马克思的政治批判主题——《青年马克思》读后[J]. 邹诗鹏. 哲学分析. 2010(02)
[3]马克思是一个费希特主义者吗?[J]. 汤姆·洛克莫尔,张梅.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0(04)
[4]费希特的实践概念对马克思构建唯物史观的影响[J]. 崔文奎. 哲学研究. 2010(05)
[5]再论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就《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的学术对谈[J]. 汤姆·洛克莫尔,魏小萍,鲁克俭,杨学功,张秀琴. 哲学动态. 2009(11)
[6]马克思的宗教观及其省思[J]. 徐长福.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06(00)
[7]费希特哲学在当代的重要意义[J]. M.布尔,沈真. 世界哲学. 2006(06)
[8]德国古典哲学的社会主义之路[J]. 汪行福. 哲学动态. 2006(10)
[9]德国古典哲学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J]. 温纯如.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4(01)
[10]康德哲学中“自身意识”的双重性质与功能[J]. 倪梁康. 浙江学刊. 2000(04)
本文编号:3050764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问题的源起
二、研究现状
三、思路和方法
注释
第一章 德国启蒙运动
第一节 德国的"焦虑"
第二节 德国哲学的兴起与时代精神的转变
第三节 德国知识分子的使命
注释
第二章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费希特遗产
第一节 康德哲学中的"先验自我意识"概念
一、自我意识的活动性
二、自我意识的统一性
三、自我意识的空无性
四、自我意识的反思性
》"> 第二节 费希特的"自我"概念的产生——《评<埃奈西德穆>》
一、莱茵霍尔德的基础哲学
二、舒尔策对意识命题的批判及费希特的回应
三、舒尔策对康德哲学的批判及费希特的回应
第三节 费希特的知识学及其社会政治观
一、知识学的含义
二、知识学中的自我意识理论及其活动性概念
三、知识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及其批判方法
四、知识学中的自我意识理论与早期的宗教理论的关系
五、知识学中的自我意识理论与费希特的社会主义理想的关系
注释
第三章 青年黑格尔派与费希特
第一节 青年黑格尔派的历史使命和思想背景
第二节 青年黑格尔派的费希特主义
一、布鲁诺·鲍威尔与费希特哲学
二、奥古斯特·冯·切什考斯基与费希特哲学
三、莫泽斯·赫斯与费希特哲学
四、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费希特哲学
第四节 青年马克思对费希特哲学的吸纳
一、青年马克思传记中的费希特
二、青年马克思著作中的费希特
注释
第四章 青年马克思思想中的费希特因素
第一节 从青年马克思的哲学观看
一、青年马克思的哲学观
二、青年马克思的哲学观与费希特思想的关联
第二节 从青年马克思的哲学立场看
一、青年马克思的哲学立场
二、青年马克思的哲学立场与费希特哲学的关联
第三节 从青年马克思的批判方法看
一、青年马克思的批判方法与费希特哲学的关联
二、青年马克思对批判方法的初步反思
第四节 从青年马克思的宗教批判看
一、青年马克思的宗教批判思想与费希特哲学的关联
二、青年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的初步转变
注释
第五章 青年马克思对费希特主义的扬弃
第一节 德国社会现实的变化
第二节 青年马克思对费希特哲学的扬弃
一、青年马克思在批判方法上对费希特哲学的超越
二、青年马克思在宗教批判思想上对费希特哲学的超越
三、青年马克思在政治立场上对费希特哲学的超越
第三节 青年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思想的区别
一、赫斯思想中的费希特主义
二、青年马克思与赫斯思想的区别
第四节 活动性概念的不同表现形式——马克思与费希特哲学中的活动性概念
一、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概念
二、费希特与马克思的"实践"概念的相似性
三、费希特与马克思哲学中的"实践"概念的区别
注释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一、主要外文著作
二、主要中文译著
三、主要中文著作
四、主要参考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再论唯物史观与启蒙[J]. 邹诗鹏. 哲学研究. 2011(03)
[2]还原青年马克思的政治批判主题——《青年马克思》读后[J]. 邹诗鹏. 哲学分析. 2010(02)
[3]马克思是一个费希特主义者吗?[J]. 汤姆·洛克莫尔,张梅.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0(04)
[4]费希特的实践概念对马克思构建唯物史观的影响[J]. 崔文奎. 哲学研究. 2010(05)
[5]再论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就《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的学术对谈[J]. 汤姆·洛克莫尔,魏小萍,鲁克俭,杨学功,张秀琴. 哲学动态. 2009(11)
[6]马克思的宗教观及其省思[J]. 徐长福.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06(00)
[7]费希特哲学在当代的重要意义[J]. M.布尔,沈真. 世界哲学. 2006(06)
[8]德国古典哲学的社会主义之路[J]. 汪行福. 哲学动态. 2006(10)
[9]德国古典哲学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J]. 温纯如.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4(01)
[10]康德哲学中“自身意识”的双重性质与功能[J]. 倪梁康. 浙江学刊. 2000(04)
本文编号:30507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050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