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产阶级正义论——《共产党宣言》及其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3 16:07
马克思、恩格斯的正义理论是无产阶级正义论。他们在无产阶级工人运动和阶级斗争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并确立了无产阶级的正义理论,有效地指导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并对当代的正义理论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策的调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深入探讨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正义理论及其影响,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正义论是在《共产党宣言》中正式确立的。《宣言》通过对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分析和批判,揭示了正义问题的阶级性,并结合对各社会主义流派的批判,得出了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的结论,确立了无产阶级正义论的核心内容,即无产阶级正义论是关于消灭阶级,实现人类社会真正意义上的公平、自由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马克思的阶级正义论的发展和完善是通过与蒲鲁东、杜林等人的激烈论战而不断实现的。马克思批判了法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蒲鲁东将资本主义大工业形式的私有制改造成为个体小生产者的私有制的倒退主张,批驳了蒲鲁东通过改良实现人人平等的幻想。恩格斯批判了杜林的“小资产阶级的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①,并通过对正义问题的阶级分析,得出了消灭阶级的正义论结论。马克思在《哥...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依据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分析方法
2、比较方法
3、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和阶级分析的方法
4、系统分析方法
(四) 创新之处
第一章 阶级正义论的提出
(一) 正义问题及其阶级差别
(二) 阶级正义论的产生背景
(三) 无产阶级正义论的提出
第二章 《宣言》的无产阶级正义论
(一) 资本主义剥削的非正义性
(二) 私有制是非正义之源
(三) 各种非无产阶级正义的空洞和虚伪
(四) 无产阶级利益分配与社会正义
(五) 无产阶级正义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
(六) 比较无产阶级正义论与非无产阶级正义论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超阶级正义观的批判
(一) 马克思对蒲鲁东正义观念的批判
1、正义的产生和实现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
2、正义及其实现必须着眼于现实经济状况
3、永恒公平的交换是小资产阶级的乌托邦
(二) 恩格斯对杜林正义观念的批判
1、批判"两个人的意志彼此相等"的自然状态学说
2、批判"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公平原则
(三) 马克思对《哥达纲领》的批判
1、正义以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基础
2、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正义原则——从按劳分配到按需分配
(四) 马克思、恩格斯对《宣言》正义观的完善和发展
1、正义的历史性属性
2、正义的根源和实现离不开现实的经济社会状况
3、正义的最高要求就是消灭阶级
4、按需分配的正义理想
第四章 无产阶级正义论的当代影响
(一) 无产阶级正义论的社会影响
1、阶级正义论与福利国家政策
2、"批判私有制"对西方社会的影响
(二) 阶级正义论对当代正义论的影响
1、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及当代的正义论
2、无产阶级正义论对罗尔斯正义原则的影响
第五章 无产阶级正义论的当代启示
(一)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正义问题
(二) 正确认识实现社会主义正义的艰巨性
(三) 无产阶级正义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1、利益差别与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基本立场
2、生产力的发展与公平正义的根本实现
3、社会主义民主与公平正义诉求
4、树立公平正义价值观的正确舆论导向
5、公平正义理念的不断探索
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生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尼尔森对《哥达纲领批判》的政治哲学解读[J]. 傅强. 学术探索. 2008(04)
[2]努力实现公平正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J]. 汤玉红,鲁建辉.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8(07)
[3]罗尔斯与马克思平等观的比较研究[J]. 马晓燕. 南京社会科学. 2008(04)
[4]论安源工人运动的现代化意义[J]. 贺亮才.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2)
[5]《共产党宣言》对资产阶级的论述及其启示[J]. 朱廷岚. 思想教育研究. 2008(03)
[6]转型正义:和谐社会的制度伦理[J]. 靳继东. 伦理学研究. 2008(02)
[7]近十年来《共产党宣言》研究述评[J]. 李军林. 史学月刊. 2008(02)
[8]马克思恩格斯对正义观念的科学分析[J]. 周慧敏,王广. 学术研究. 2008(02)
[9]十七大文献是对《共产党宣言》的有机传承[J]. 王兆铮.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8(01)
[10]马克思公平观与罗尔斯正义论的比较研究——兼论二者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启示与借鉴[J]. 成谢军. 广西社会科学. 2008(02)
博士论文
[1]社会主义义利辩证法[D]. 刘向军.中共中央党校 1998
本文编号:3135607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依据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分析方法
2、比较方法
3、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和阶级分析的方法
4、系统分析方法
(四) 创新之处
第一章 阶级正义论的提出
(一) 正义问题及其阶级差别
(二) 阶级正义论的产生背景
(三) 无产阶级正义论的提出
第二章 《宣言》的无产阶级正义论
(一) 资本主义剥削的非正义性
(二) 私有制是非正义之源
(三) 各种非无产阶级正义的空洞和虚伪
(四) 无产阶级利益分配与社会正义
(五) 无产阶级正义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
(六) 比较无产阶级正义论与非无产阶级正义论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超阶级正义观的批判
(一) 马克思对蒲鲁东正义观念的批判
1、正义的产生和实现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
2、正义及其实现必须着眼于现实经济状况
3、永恒公平的交换是小资产阶级的乌托邦
(二) 恩格斯对杜林正义观念的批判
1、批判"两个人的意志彼此相等"的自然状态学说
2、批判"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公平原则
(三) 马克思对《哥达纲领》的批判
1、正义以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基础
2、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正义原则——从按劳分配到按需分配
(四) 马克思、恩格斯对《宣言》正义观的完善和发展
1、正义的历史性属性
2、正义的根源和实现离不开现实的经济社会状况
3、正义的最高要求就是消灭阶级
4、按需分配的正义理想
第四章 无产阶级正义论的当代影响
(一) 无产阶级正义论的社会影响
1、阶级正义论与福利国家政策
2、"批判私有制"对西方社会的影响
(二) 阶级正义论对当代正义论的影响
1、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及当代的正义论
2、无产阶级正义论对罗尔斯正义原则的影响
第五章 无产阶级正义论的当代启示
(一)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正义问题
(二) 正确认识实现社会主义正义的艰巨性
(三) 无产阶级正义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1、利益差别与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基本立场
2、生产力的发展与公平正义的根本实现
3、社会主义民主与公平正义诉求
4、树立公平正义价值观的正确舆论导向
5、公平正义理念的不断探索
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生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尼尔森对《哥达纲领批判》的政治哲学解读[J]. 傅强. 学术探索. 2008(04)
[2]努力实现公平正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J]. 汤玉红,鲁建辉.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8(07)
[3]罗尔斯与马克思平等观的比较研究[J]. 马晓燕. 南京社会科学. 2008(04)
[4]论安源工人运动的现代化意义[J]. 贺亮才.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2)
[5]《共产党宣言》对资产阶级的论述及其启示[J]. 朱廷岚. 思想教育研究. 2008(03)
[6]转型正义:和谐社会的制度伦理[J]. 靳继东. 伦理学研究. 2008(02)
[7]近十年来《共产党宣言》研究述评[J]. 李军林. 史学月刊. 2008(02)
[8]马克思恩格斯对正义观念的科学分析[J]. 周慧敏,王广. 学术研究. 2008(02)
[9]十七大文献是对《共产党宣言》的有机传承[J]. 王兆铮.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8(01)
[10]马克思公平观与罗尔斯正义论的比较研究——兼论二者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启示与借鉴[J]. 成谢军. 广西社会科学. 2008(02)
博士论文
[1]社会主义义利辩证法[D]. 刘向军.中共中央党校 1998
本文编号:31356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135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