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及其当代价值
本文关键词: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及其当代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新民主主义文化观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以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为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理论,即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观点。 新民主主义文化观萌芽于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中国实际出发,阐明了自己的文化观点。特别是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的发表,标着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形成。在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形成过程中,近代中国文化思潮是其重要思想来源;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是其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是其理论根据;中国人民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的认识经历了由忽略到觉醒,再到强烈认同的过程,而对科学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认识也经历了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过程。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关于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与文化关系的科学论述;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性质、特点、内涵等问题的观点,它贯穿了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民主主义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是革新的文化、是为人民服务的新型革命文化。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理论,有着重要的当代价值,它为解决当今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宝贵财富。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文化 形成 内容 当代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A84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7
- 绪论7-8
- 第一章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理论来源8-15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形成的丰厚土壤8-9
- 第二节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有益养料9-10
- 第三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内在理论根源10-11
- 第四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现实基础11-15
- 一、 五四时期的“三次大论战”11-12
- 二、 国民革命时期的“两次批判”12-13
- 三、 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化统一战线”13-14
- 四、 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化领导权”14-15
- 第二章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形成15-23
- 第一节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民族文化的形成16-18
- 一、 党在幼年时期对民族文化的忽视16
- 二、 文化论争时期对民族文化的初步觉醒16-17
- 三、 抗战时期对民族文化的逐渐认同17
- 四、 《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民族文化观的形成17-18
- 第二节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科学文化的形成18-19
- 一、 重视科学以废除迷信18
- 二、 历史唯物主义的传播推动社会科学的发展18-19
- 三、 抗日战争的实践推动科学文化观的形成19
- 第三节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大众文化的形成19-23
- 一、 五四运动时期的大众文化教育20
- 二、 根据地和统辖区的大众文化20-21
- 三、 抗战时期大众文化思想的成熟21-23
- 第三章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主要内容23-34
- 第一节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是民族的文化23-26
- 一、 民族的文化的定义23-24
- 二、 民族的文化产生的历史必然性24-25
- 三、 民族的文化的性质25-26
- 第二节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是科学的文化26-29
- 一、 科学的文化的定义26-28
- 二、 科学的文化要纠正“不正之风”28
- 三、 科学的文化要擅于梳理地传承传统文化28-29
- 四、 科学的文化要擅于吸收外国文化29
- 第三节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是大众的文化29-34
- 一、 大众的文化的指导思想30
- 二、 大众的文化包含新型的革命精神30-31
- 三、 大众的文化提倡新型的革命伦理道德观31-32
- 四、 大众的文化提倡大众化、革命化的文艺作品32-34
- 第四章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当代价值34-39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开启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进程34
-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文化观为解决当今文化问题提供借鉴34-35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基于新民主主义文化观所构建35-37
- 第四节 为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奠定了理论基础37
- 第五节 奠定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37-38
- 第六节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指明了方向38-39
- 结束语39-40
- 注释40-42
- 参考文献42-44
- 致谢44-4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45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国琪;张远波;;党校之源——论毛泽东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年01期
2 成龙;杨萍;;精神万能意志论 还是实事求是唯物论——国外毛泽东思想哲学基础研究评析[J];攀登;2008年02期
3 王军;;刍议毛泽东建党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J];攀登;2010年06期
4 翟爱东;;辨析《湖南农民革命》的印行者[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5 翟爱东;;瞿秋白《湖南农民革命序》写作时间考[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6 张寿春;;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创性贡献[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叶楠;;瞿秋白在马列文论“中国化”进程中的地位[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沈蓓绯;张金城;;大革命时期瞿秋白的农民思想及其意义[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9 张寿春;;瞿秋白对陈独秀的评价态度转变的原因探析[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10 李婷;刘光勇;;简论瞿秋白对农民问题的理论探索[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建树;;辛亥革命前后湖南人的日本观[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张聪;;试论杨昌济的身体观及对毛泽东早期教育思想的启蒙[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3 黄晓红;;民族精神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张力[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侯且岸;;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论析[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张越;;《十批判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评价问题刍议[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6 双传学;;试述毛泽东早期“自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徐卫红;;毛泽东论教育的双重身份及对中国学校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陈晓春;;沫若《女神》与毛泽东诗词——中国现代诗歌主体精神建构的一种模式[A];郭沫若研究三十年[C];2008年
9 王兴国;;论毛泽东在思想上的创新[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李海星;;“国民性”批判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强;论马克思“社会—国家”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3 郑林华;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代俊兰;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及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5 陈红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杨玲;林译小说及其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蔺淑英;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与创造性运用(1919-1949)[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高连福;孔子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及其会通[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曹和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人本取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汉良;毛泽东社会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斌;哲学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李婷;瞿秋白民生思想探析[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陶敏;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中国化历史进程及实践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孙毅;谭嗣同报刊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杨海芳;湖南党史人物群体的学历结构与成长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杜全伟;孔孟德育思想的现代转化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7 江丽萍;1920年名人学术讲演会述论[D];湘潭大学;2010年
8 高岚;论瞿秋白在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中的探索[D];湘潭大学;2010年
9 王俊博;青年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原因与特征[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颜为之;毛泽东政论文语言特点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及其当代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64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16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