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
发布时间:2021-05-05 20:38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不仅是中国革命武装斗争向前推进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伴随着革命理论研究、教育、宣传和文化建设的需要,产生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他们的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影响之深,给文化、教育、学术等各个领域带来了新的气象。他们勤于思考,不断创新,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同时他们中的许多人还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使得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深入群众,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可以说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历史、现实和学术这三个角度论述选题的意义,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介绍全文的主要结构、基本内容,理清本文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内涵及形成过程,进而从政治学领域、哲学领域、经济学领域、史学领域及文艺学领域这五大布局来分析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主要代表人物,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特点,然后结合历史背景总结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和...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研究意义
1.1.1 从历史的角度看
1.1.2 从现实的角度看
1.1.3 从学术的角度看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及本文结构
1.3.1 研究目标
1.3.2 本文结构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2章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形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需求
2.1 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内涵
2.2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形成
2.3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学科布局
2.3.1 政治理论领域
2.3.2 哲学领域
2.3.3 经济学领域
2.3.4 史学领域
2.3.5 文艺学领域
2.4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2.4.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需求
2.4.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革命的实践需要
2.4.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理论传播的必然选择
2.4.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人民大众的热切渴望
第3章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起及表现
3.1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起
3.1.1 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社联")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1.2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动中的主要表现
3.2.1 哲学领域
3.2.2 经济学领域
3.2.3 历史学领域
3.2.4 文艺学领域
3.2.5 对毛泽东思想大众化的推动
3.3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
3.3.1 深入思考和探讨了"什么是大众化"的问题
3.3.2 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目的和任务的深入研究
3.3.3 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方式及路径上探索与开拓
3.3.4 科学引导大众化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升
第4章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经验
4.1 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始终坚持通俗化,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环节
4.2 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行动指南
4.3 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始终坚持群众路线,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方法
4.4 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始终坚持开拓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强大动力
4.5 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始终在党的领导下进行,这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治保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170549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研究意义
1.1.1 从历史的角度看
1.1.2 从现实的角度看
1.1.3 从学术的角度看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及本文结构
1.3.1 研究目标
1.3.2 本文结构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2章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形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需求
2.1 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内涵
2.2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形成
2.3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学科布局
2.3.1 政治理论领域
2.3.2 哲学领域
2.3.3 经济学领域
2.3.4 史学领域
2.3.5 文艺学领域
2.4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2.4.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需求
2.4.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革命的实践需要
2.4.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理论传播的必然选择
2.4.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人民大众的热切渴望
第3章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起及表现
3.1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起
3.1.1 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社联")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1.2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动中的主要表现
3.2.1 哲学领域
3.2.2 经济学领域
3.2.3 历史学领域
3.2.4 文艺学领域
3.2.5 对毛泽东思想大众化的推动
3.3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
3.3.1 深入思考和探讨了"什么是大众化"的问题
3.3.2 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目的和任务的深入研究
3.3.3 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方式及路径上探索与开拓
3.3.4 科学引导大众化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升
第4章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经验
4.1 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始终坚持通俗化,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环节
4.2 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行动指南
4.3 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始终坚持群众路线,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方法
4.4 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始终坚持开拓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强大动力
4.5 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始终在党的领导下进行,这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治保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1705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170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