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1-08-10 07:2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个价值目标,又是一个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促进和实现社会和谐,在理论上进行了艰辛探索,在实践上作出了不懈努力。第一代领导集体强调要着眼于最大限度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兼顾各方面的发展需要和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但由于我们党当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缺乏经验,对建设规律还没有充分认识和掌握,和谐社会思想并未在实践中得到贯彻实施。第二代领导集体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以发展促协调,打破均衡,着重动态协调与持续性发展,实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历史上的一次飞跃。第三代领导集体着眼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并坚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强调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和谐统一,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根据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系统总结我们党在促进社会和谐方...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渊源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
(二) 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思想
二、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初步探索
(一) 第一代领导集体和谐思想的内容
(二) 第一代领导集体和谐思想的特点
(三) 第一代领导集体和谐思想的局限
三、第二代领导集体对和谐社会的探索
(一) 第二代领导集体和谐思想的内容
(二) 第二代领导集体和谐思想的特点
四、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和谐社会的探索
(一) 第三代领导集体和谐思想的内容
(二) 第三代领导集体和谐思想的特点
五、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和谐思想的完善与发展
(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对以往和谐思想的发展
(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共历史与和谐社会[J]. 朱志敏. 北京党史. 2007(01)
[2]浅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地位[J]. 杨凤城. 北京党史. 2007(01)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必然性[J]. 李红.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6(05)
[4]中国共产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历史考察[J]. 毕秀梅.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4)
本文编号:3333751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渊源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
(二) 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思想
二、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初步探索
(一) 第一代领导集体和谐思想的内容
(二) 第一代领导集体和谐思想的特点
(三) 第一代领导集体和谐思想的局限
三、第二代领导集体对和谐社会的探索
(一) 第二代领导集体和谐思想的内容
(二) 第二代领导集体和谐思想的特点
四、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和谐社会的探索
(一) 第三代领导集体和谐思想的内容
(二) 第三代领导集体和谐思想的特点
五、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和谐思想的完善与发展
(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对以往和谐思想的发展
(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共历史与和谐社会[J]. 朱志敏. 北京党史. 2007(01)
[2]浅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地位[J]. 杨凤城. 北京党史. 2007(01)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必然性[J]. 李红.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6(05)
[4]中国共产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历史考察[J]. 毕秀梅.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4)
本文编号:33337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333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