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哲学语境下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话语转换
发布时间:2021-08-28 22:21
毛泽东哲学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但其话语表达已经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特别是苏联哲学体系的突破。毛泽东所以能够建构起中国特色、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从世界背景、中国实际的历史与现实的双重维度出发完成了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批判继承。应该说,中国传统哲学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话语转换的重要哲学资源。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45(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世界革命”到“中国革命”: 中国传统哲学的革命性变革和现代化
二、“范式接入”到“话语转换”: 毛泽东哲学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中西对峙”到“中西结合”: 毛泽东对传统哲学的批判继承
四、“在中国”到“中国的”: 毛泽东哲学民族文化身份认同难题的破解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福柯话语理论批判[J]. 周宪. 文艺理论研究. 2013(01)
[2]20世纪中国哲学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J]. 李维武. 哲学分析. 2010(04)
[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式[J]. 汪信砚. 中国社会科学. 2008(02)
本文编号:3369350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45(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世界革命”到“中国革命”: 中国传统哲学的革命性变革和现代化
二、“范式接入”到“话语转换”: 毛泽东哲学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中西对峙”到“中西结合”: 毛泽东对传统哲学的批判继承
四、“在中国”到“中国的”: 毛泽东哲学民族文化身份认同难题的破解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福柯话语理论批判[J]. 周宪. 文艺理论研究. 2013(01)
[2]20世纪中国哲学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J]. 李维武. 哲学分析. 2010(04)
[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式[J]. 汪信砚. 中国社会科学. 2008(02)
本文编号:33693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369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