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物化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发布时间:2021-08-31 05:04
  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现状进行深入细致分析的基础上,展开了激烈地批判。由此形成的物化思想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性。卢卡奇、日本新马克思主义者广松涉以及法兰克福学派对马克思物化思想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卢卡奇直接用商品拜物教来定义物化,但却将概念混用;广松涉关注了马克思对物化概念的双层理解,但却将物化误读为一种主观错认;法兰克福学派以全新的异化观对理性展开文化批判,其中,霍耐特将物化定义为一种承认的遗忘,但却忽略了物化产生的根源在于物质生产领域。显然,国外学者对马克思物化思想的理解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发展和资本逻辑的全球扩张,我国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物化现象。这种物化已经严重损害了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正确地理解马克思物化思想,如何运用马克思物化思想去解释、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物化问题,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论述马克思的物化内涵。本文认为,马克思物化内涵是在康德“自在之物”——认识对象和黑格尔“事物自身”——实践关系的理论借鉴基础上,具有双层含义,既包含对象化的物化含义又蕴含异化的物化...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
一、马克思物化思想的内涵
    (一) 马克思物化思想的理论来源
    (二) 马克思物化思想的双层含义
    (三) 国外学者对马克思物化思想的解读
二、马克思物化思想的形成及实质
    (一) 马克思物化思想的形成过程
    (二) 马克思异化思想与物化思想的关系
    (三) 马克思物化思想的实质及特征
三、马克思关于物化的表现及其扬弃的阐释
    (一) 物化的表现形式
    (二) 物化的扬弃
四、马克思物化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 马克思物化思想对人的发展的启示
    (二) 马克思物化思想对社会发展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主体性诠释:以意识形态为视角[J]. 刘宇兰.  理论月刊. 2016(06)
[2]再论马克思的历史现象学批判——客观的“事物化”颠倒与主观的“物化”错认[J]. 张一兵.  哲学研究. 2014(07)
[3]物化通向虚无吗?——马克思与尼采的不同之路[J]. 刘森林.  哲学动态. 2014(06)
[4]异化、物象化、拜物教和物化[J]. 韩立新.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4(02)
[5]马克思的事物化概念与物化理论辨析——兼评日本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物象化理论[J]. 刘冰菁.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3(04)
[6]物象化、物化与拜物教——论《资本论》对《大纲》的超越与发展[J]. 孙乐强.  学术月刊. 2013(07)
[7]发展的主体问题探析——马克思对传统主体观的超越[J]. 刘宇兰.  兰州学刊. 2013(02)
[8]物象化与物化:马克思物化理论的再思考[J]. 刘森林.  哲学研究. 2013 (01)
[9]“物象化”与“物化”同黑格尔辩证法的联系[J]. 平子友长,李乾坤.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2(04)
[10]物、物化、物象化:马克思物论的新认识[J]. 刘森林.  高校理论战线. 2012(07)

博士论文
[1]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研究[D]. 刘向国.东北师范大学 2015
[2]卢卡奇物化批判的重新审视[D]. 单传友.复旦大学 2014
[3]从物化批判到技术批判[D]. 高海青.中共中央党校 2012

硕士论文
[1]卢卡奇物化理论的蕴意探析[D]. 杨光强.吉林大学 2016
[2]物、意识形态、劳动[D]. 倪贺.陕西师范大学 2015
[3]对马克思物化概念之内涵的深入挖掘[D]. 郭金龙.河南大学 2014
[4]马克思的物化思想探析[D]. 孙萌萌.山东大学 2014
[5]马克思的物化理论及其当代意义研究[D]. 李倩.西南大学 2014
[6]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历史演变探析[D]. 曹妍.吉林大学 2014
[7]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及其时代价值[D]. 葛树伟.辽宁大学 2014
[8]马克思的“物化(Verdinglichung)”和“事物化(Versachlichung)”概念研究[D]. 李乾坤.南京大学 2013
[9]走出物化困境的“自由”之路[D]. 周佳强.东北师范大学 2013
[10]马克思哲学视域下的卢卡奇物化理论探究[D]. 刘延宾.山东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742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3742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8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