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伦理规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3 07:5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政治理念,也是时代的一个重大课题。社会和谐的构成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人际和谐、利益和谐,第二层面是制度和谐、政策和谐,第三层也是最深层次的,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伦理和谐。其中,重点是利益和谐,关键是制度和谐,而难点是伦理和谐。无论是哪一层面,其不和谐根源都集中产生于利益、权力、资源分配的问题之上。关于利益、权力和资源的分配是现代政治的核心问题,而处理利益、权力和资源分配的理念、价值导向,“应该”与“不应该”问题却是政治伦理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因此,本文认为政治伦理规范的构建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从政治价值理念、制度伦理、政治行为主体道德自律三个方面,审视和分析了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存在的政治伦理缺陷问题;研究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政治伦理及其规范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了:1.和谐社会与政治伦理的内在相关性,源于和谐社会本身蕴含的政治伦理意义和政治伦理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2.政治伦理规范独有的自律性、善恶评价和价值导向功能和法律规范相互补充,在非对抗性矛盾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里,更利于化解社会冲突,...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相关研究现状
1.2 研究意义
1.3 主要内容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政治伦理规范
2.1 和谐社会与政治伦理规范
2.1.1 和谐与和谐社会
2.1.2 规范与政治伦理规范
2.1.3 我国政治伦理规范的思想溯源
2.2 政治伦理规范的特性与功能
2.2.1 政治伦理规范是政治伦理意识和政治伦理实践活动的统一
2.2.2 政治伦理规范是普适性与历史性的统一
2.2.3 政治伦理规范的自律性、善恶评价和价值导向功能
2.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政治伦理规范的关系
2.3.1 和谐社会与政治伦理的相关性
2.3.2 政治伦理规范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伦理审视
3.1 政治价值理念的伦理思考
3.1.1 某些政治、行政行为者政治理念、价值目标受市场经济理论和享乐主义的影响
3.1.2 某些政治、行政行为者对于政治活动的伦理自律和后果评估的认识比较模糊
3.1.3 某些政治、行政行为者对人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缺少情感责任和道德义务
3.2 政治制度的伦理问题
3.2.1 因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界定不清而造成的制度伦理混乱
3.2.2 行政体制的道德性规范及约束政治行政主体行为的伦理制度不健全
3.2.3 社会财富和收入的分配存在体制上的伦理缺陷
3.2.4 对弱势群体的补偿体制不完备
3.3 政治行为主体的伦理缺失现象
3.3.1 重权力“私有化”,轻权力“公共性”
3.3.2 重“私利”,轻“民利”
3.3.3 重“政绩”,轻“公正”
3.3.4 重“自我之爱”,轻“人民之爱”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伦理规范建设
4.1 社会主义公正规范
4.1.1 社会主义公正规范的内涵
4.1.2 坚持社会主义公正规范
4.2 社会主义民利规范
4.2.1 社会主义民利规范的内涵
4.2.2 坚持社会主义民利规范
4.3 社会主义博爱规范
4.3.1 社会主义博爱的内涵
4.3.2 坚持社会主义博爱规范
4.4 社会主义和平规范
4.4.1 社会主义和平规范的内涵
4.4.2 坚持社会主义和平规范
5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和谐社会的政治伦理条件[J]. 万俊人. 道德与文明. 2005(03)
[2]政治伦理及其两个基本向度[J]. 万俊人. 伦理学研究. 2005(01)
[3]简论邓小平的政治伦理思想[J]. 阎钢.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4(07)
[4]政府诚信缺失的本源性探索[J]. 阎钢.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2)
[5]政治伦理的现代建构[J]. 戴木才. 伦理学研究. 2003(06)
[6]关于社会公正与公平问题的若干分析[J]. 吴前进,周建明. 上海经济研究. 2002(12)
[7]简析政治文明与道德的相融互动[J]. 翁世平. 道德与文明. 2002(05)
[8]制度德性与个人道德[J]. 汪肖良. 学术月刊. 1999(05)
[9]论法制建设与道德教育的协调发展[J]. 李龙,徐亚文. 社会科学战线. 1998(05)
[10]党风政风与市场经济运行秩序[J]. 汪前元.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1)
本文编号:3380722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相关研究现状
1.2 研究意义
1.3 主要内容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政治伦理规范
2.1 和谐社会与政治伦理规范
2.1.1 和谐与和谐社会
2.1.2 规范与政治伦理规范
2.1.3 我国政治伦理规范的思想溯源
2.2 政治伦理规范的特性与功能
2.2.1 政治伦理规范是政治伦理意识和政治伦理实践活动的统一
2.2.2 政治伦理规范是普适性与历史性的统一
2.2.3 政治伦理规范的自律性、善恶评价和价值导向功能
2.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政治伦理规范的关系
2.3.1 和谐社会与政治伦理的相关性
2.3.2 政治伦理规范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伦理审视
3.1 政治价值理念的伦理思考
3.1.1 某些政治、行政行为者政治理念、价值目标受市场经济理论和享乐主义的影响
3.1.2 某些政治、行政行为者对于政治活动的伦理自律和后果评估的认识比较模糊
3.1.3 某些政治、行政行为者对人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缺少情感责任和道德义务
3.2 政治制度的伦理问题
3.2.1 因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界定不清而造成的制度伦理混乱
3.2.2 行政体制的道德性规范及约束政治行政主体行为的伦理制度不健全
3.2.3 社会财富和收入的分配存在体制上的伦理缺陷
3.2.4 对弱势群体的补偿体制不完备
3.3 政治行为主体的伦理缺失现象
3.3.1 重权力“私有化”,轻权力“公共性”
3.3.2 重“私利”,轻“民利”
3.3.3 重“政绩”,轻“公正”
3.3.4 重“自我之爱”,轻“人民之爱”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伦理规范建设
4.1 社会主义公正规范
4.1.1 社会主义公正规范的内涵
4.1.2 坚持社会主义公正规范
4.2 社会主义民利规范
4.2.1 社会主义民利规范的内涵
4.2.2 坚持社会主义民利规范
4.3 社会主义博爱规范
4.3.1 社会主义博爱的内涵
4.3.2 坚持社会主义博爱规范
4.4 社会主义和平规范
4.4.1 社会主义和平规范的内涵
4.4.2 坚持社会主义和平规范
5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和谐社会的政治伦理条件[J]. 万俊人. 道德与文明. 2005(03)
[2]政治伦理及其两个基本向度[J]. 万俊人. 伦理学研究. 2005(01)
[3]简论邓小平的政治伦理思想[J]. 阎钢.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4(07)
[4]政府诚信缺失的本源性探索[J]. 阎钢.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2)
[5]政治伦理的现代建构[J]. 戴木才. 伦理学研究. 2003(06)
[6]关于社会公正与公平问题的若干分析[J]. 吴前进,周建明. 上海经济研究. 2002(12)
[7]简析政治文明与道德的相融互动[J]. 翁世平. 道德与文明. 2002(05)
[8]制度德性与个人道德[J]. 汪肖良. 学术月刊. 1999(05)
[9]论法制建设与道德教育的协调发展[J]. 李龙,徐亚文. 社会科学战线. 1998(05)
[10]党风政风与市场经济运行秩序[J]. 汪前元.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1)
本文编号:33807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380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