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拜物教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1 03:06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拜物教理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马克思拜物教理论就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关于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的性质分析。对于拜物教理论的研究,我国学者往往局限于《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第四节的“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这一点上,没有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拜物教思想的基本蕴涵;另外,还有一些学者片面的从经济学方面或者哲学方面去研究马克思的新世界观,将拜物教理论研究的目光仅仅限定在商品、货币和资本拜物教上。这样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一些错误观念,使人们误认为拜物教理论只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部分或者只是哲学的一部分,从而忽视了其内在的真正思想。本文主要以马克思“拜物教”理论为突破口,按照“拜物教理论何以可能——拜物教理论如何出场——拜物教理论有何蕴含——拜物教理论有何意义”这样的逻辑建构来阐释马克思拜物教理论。首先,本文将重新梳理马克思拜物教理论的背景。博士论文中的原子理论激发了马克思拜物教理论的产生;犹太人的生活状况使马克思注意到了金钱和宗教对人们意识的腐化,进而展开对宗教异化的批判;人在现实世界中的劳动异化现象为拜物教理论的研究指明了方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异化为拜物教理论研究铺平了道路;资本异化为拜物教理论研究给予了明确解答。其次,本文以拜物教理论的研究对象为基础,深入探讨拜物教理论的研究方法,分析出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价值立场,进而说明拜物教理论的实践唯物主义视域,着重从哲学学理逻辑上去审视和探讨拜物教理论的内在蕴含,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阐述对马克思拜物教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为反思当代的现实问题提供了存在论解释。最后,本文表达了拜物教理论对后代学术的独特价值;同时指出了拜物教理论对于我们当代社会问题所引起的反思。
【关键词】:拜物教 批判 资本 唯物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A81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论8-11
  • 第1章 马克思拜物教理论何以可能11-18
  • 1.1 原子二重性与拜物教理论11-12
  • 1.2 宗教异化与拜物教理论12-13
  • 1.3 劳动异化与拜物教理论13-15
  • 1.4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异化与拜物教理论15-16
  • 1.5 资本异化与拜物教理论16-18
  • 第2章 马克思拜物教理论如何出场18-23
  • 2.1 拜物教理论研究对象18
  • 2.2 拜物教理论的价值立场18-20
  • 2.3 拜物教理论研究方法20-21
  • 2.4 拜物教理论的特点21-23
  • 第3章 马克思拜物教理论有何蕴含23-32
  • 3.1 拜物教产生根源23-24
  • 3.2 拜物教的性质24-25
  • 3.3 拜物教自身特点25-27
  • 3.4 拜物教表现形式及其相互关系27-30
  • 3.5 拜物教引起的后果30-32
  • 3.5.1 资本与资本批判30-31
  • 3.5.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未来发展31-32
  • 第4章 马克思拜物教理论有何意义32-43
  • 4.1 马克思拜物教的理论意义32-39
  • 4.1.1 对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影响32-33
  • 4.1.2 对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的影响33-37
  • 4.1.3 对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的影响37-38
  • 4.1.4 对鲍德里亚符号思想的影响38-39
  • 4.2 马克思拜物教理论的现实意义39-43
  • 4.2.1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分析其现实意义40
  • 4.2.2 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层面分析其现实意义40-41
  • 4.2.3 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层面分析其现实意义41-43
  • 结语43-44
  • 致谢44-45
  • 参考文献45-47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永生;揭开资本拜物教之谜──学习《资本论》第三卷第48章[J];石油政工研究;2001年02期

2 杨金华;;资本崇拜的宗教性及其悖谬——国际金融危机的经济哲学剖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3 姬超胜;;真实与虚幻:马克思对“拜物教”的批判[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4 胡显中;论权力拜物教[J];社会;1989年03期

5 王华英;;技术拜物教探析[J];理论界;2009年06期

6 杨旭东;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J];科学社会主义;1997年04期

7 李萍;王海民;;《资本论》中的“拜物教”含义论析[J];天中学刊;2012年03期

8 吴兵;;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的理论内涵及其经济伦理意义[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02期

9 陈方平;;历史唯物主义深层视域中的雇佣劳动概念[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正东;;《资本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第四个阶段[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贺来;历史唯物主义具有批判向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项君怡;马克思拜物教理论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2 夏林;马克思的商品、货币、资本拜物教理论探析[D];厦门大学;2002年

3 唐凯;马克思商品拜物教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张宪文;马克思拜物教思想与人的解放[D];兰州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拜物教理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80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380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1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