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科技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4 01:03
本文关键词:邓小平科技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是二战之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给人类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推动着人类的现代化向更高的层次不断发展。随着现代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发展,各个国家在综合国力方面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科学技术方面的竞争。2012年12月12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及2013年11月12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也都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邓小平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对于科学技术是非常看重的。邓小平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内背景下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创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邓小平文选》以及会见各国领导人时他也一再的强调一个国家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科学技术,离不开与世界各国的国际交流,并且强调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的国情前提下,,更应该通过科学技术的创新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使我们中华民族更加自信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本文是通过对《邓小平文选》、邓小平日常工作会议记录以及会见国外领导人记录和南巡谈话进行整理、总结。在这些材料的基础之上整理出邓小平科技思想产生的国际、国内背景以及其理论的渊源,同时概括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战略以及现代化国防建设等邓小平科技思想的主要内容。最后,提出邓小平科技思想对我国科技事业和社会进步的当代意义以及后续领导人对其科技思想的创新与发展。通过对邓小平科技思想的概述,可以为我国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以及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关键词】:邓小平 科学 技术
【学位授予单位】:喀什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A849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10
- 一、 绪论10-15
- (一)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10-11
- 1. 选题的依据10
- 2. 选题的意义10-11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1. 国内研究现状11-13
- 2.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14
- (四) 本论文的不足和创新之处14-15
- 二、 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形成15-20
- (一) 邓小平科技观产生的时代背景15-18
- 1. 邓小平科技观产生的国际背景15-16
- 2. 邓小平科技思想产生的国内背景16-18
- (二) 邓小平科技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18-20
- 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科技思想18-19
- 2. 毛泽东、周恩来的科技思想19-20
- 三、 邓小平科技思想的主要内容20-29
- (一) 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的实质20-21
- 1. 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20
- 2. 本国国情的要求20-21
- (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1-23
-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21-22
-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义22-23
- (三) 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23-25
- 1. 经济功能:科学技术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驱动力23
- 2. 政治功能:科学技术是提高综合国力的战略选择23-24
- 3. 文化功能:科学技术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24-25
- (四) 邓小平关于发展科学技术的社会环境25-29
- 1. 政策环境:政策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保障25-26
- 2. 教育环境:教育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26-27
- 3. 人才环境:人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核心27-28
- 4. 经济环境:经济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支撑28-29
- 四、 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当代价值29-34
- (一) 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理论意义29-30
- 1. 邓小平科技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29
- 2. 邓小平科技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29-30
- (二) 邓小平科技思想思想的实践意义30-34
- 1. 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30
- 2. 推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30-31
- 3. 坚持经济和科技结合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31
- 4. 坚持科技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1-32
- 5. 坚持科技思想建设新型国家32-33
- 6. 坚持科技思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速度33-34
- 结束语34-35
- 参考文献35-39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39-40
- 致谢40-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守信,许广亮;解读毛泽东心目中的知识分子[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3年06期
2 杨兴林;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重要贡献[J];固原师专学报;2000年05期
3 钟兴明;邓小平关于科技问题的重要理论观点[J];成都师专学报;1999年01期
4 高巍;浅谈邓小平的科技观[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赵国周;;自主创新: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延展[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04期
6 刘兆立;邓小平科技思想的深刻内涵及时代意义[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年11期
7 曾国屏,吴彤,李正风,刘立,雷毅;试论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J];科学学研究;2004年04期
8 薛晓东;邓小平高科技战略观探析[J];理论与改革;1999年02期
9 黄少成,吴东华;邓小平的科技观新论[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李彦龙;邓小平科技思想研究二十年[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4年04期
本文关键词:邓小平科技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40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44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