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研究 ——以权力与权利的关系为进路
发布时间:2021-10-29 03:12
目前国内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研究日渐升温,但在众多的研究中多以西方合法性理论为坐标,缺少本土关怀;偏倚历史合法性,忽视现实合法性基础之建构;侧重于哲学和政治学的研究,缺乏以法理为视角而进行的理论论证。因而无法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构筑理论支点。而本文以权力与权利的关系为进路来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问题,试图以新的视角为中国共产党合法执政作论证,目的是重建党合法执政的基础,在理论与实践上形成构筑执政基础的自觉。本文认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实质是执政权的合法性问题,其基石性问题是合法性的基础问题,权利为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本文通过论证认为,来源于权利、取得于法律、运行于机制内的执政权是合法的,即只有同时具备实质要件、形式要件及运行要件,党的执政才是合法的,其执政基础才是牢固的。依理论预设,本文还就现实建设中的差距提出了应对之策,以利于化解执政合法性面临的各种危机。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引论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研究的必要性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研究的理论进路说明
三、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研究的基石性问题
四、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之概念解读
第一节 合法性的概念释义
第二节 执政(权)的概念解析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之概念解析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之基础解析
第一节 国内外学者关于执政合法性基础的认识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之理论论证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合法执政的环境条件分析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合法执政下的执政权与权利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之论证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困惑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困惑的表现及后果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困惑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合法执政建设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合法执政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合法执政建设之重点
余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论文摘要
ABSTRACT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权力与权利的平衡——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J]. 卢燕. 求实. 2006(08)
[2]论优化党的执政资源配置[J]. 孟庆云,李聚山. 领导文萃. 2006(07)
[3]有机的公共生活:从责任建构民主[J]. 林尚立. 社会. 2006(03)
[4]当代新社会运动对西方政党执政方式的影响及其启示[J]. 周穗明. 科学社会主义. 2006(02)
[5]试析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执政党的异同[J]. 廖龙辉. 理论与现代化. 2006(01)
[6]党依法执政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J]. 袁曙宏.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6(01)
[7]简论党的执政资源开发[J]. 刘小利.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05(05)
[8]缺乏监督的权力与缺乏权利的监督[J]. 马郑刚. 科学社会主义. 2005(05)
[9]演讲主题:依法执政的概念解读[J]. 张文显. 人民论坛. 2005(07)
[10]关于中国党政关系问题的再思考[J]. 朱联平. 前沿. 2005(05)
本文编号:3463847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引论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研究的必要性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研究的理论进路说明
三、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研究的基石性问题
四、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之概念解读
第一节 合法性的概念释义
第二节 执政(权)的概念解析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之概念解析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之基础解析
第一节 国内外学者关于执政合法性基础的认识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之理论论证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合法执政的环境条件分析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合法执政下的执政权与权利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之论证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困惑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困惑的表现及后果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困惑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合法执政建设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合法执政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合法执政建设之重点
余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论文摘要
ABSTRACT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权力与权利的平衡——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J]. 卢燕. 求实. 2006(08)
[2]论优化党的执政资源配置[J]. 孟庆云,李聚山. 领导文萃. 2006(07)
[3]有机的公共生活:从责任建构民主[J]. 林尚立. 社会. 2006(03)
[4]当代新社会运动对西方政党执政方式的影响及其启示[J]. 周穗明. 科学社会主义. 2006(02)
[5]试析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执政党的异同[J]. 廖龙辉. 理论与现代化. 2006(01)
[6]党依法执政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J]. 袁曙宏.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6(01)
[7]简论党的执政资源开发[J]. 刘小利.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05(05)
[8]缺乏监督的权力与缺乏权利的监督[J]. 马郑刚. 科学社会主义. 2005(05)
[9]演讲主题:依法执政的概念解读[J]. 张文显. 人民论坛. 2005(07)
[10]关于中国党政关系问题的再思考[J]. 朱联平. 前沿. 2005(05)
本文编号:34638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463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