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社会发展代价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3 20:07
  自人类社会出现以来,人类文明的发展就伴随着不同程度的代价。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在享受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面对着诸如生态失衡、能源匮乏、人口剧增等严重的社会发展代价问题。这些社会发展代价问题已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邓小平是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他在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立足中国特殊国情,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代价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极富特色的邓小平社会发展代价思想。这一思想既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为中国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文认为,邓小平社会代价思想的形成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其来源既受益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代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邓小平社会代价思想的基本特征是实事求是、辩证性和实践性。而邓小平社会发展代价思想在中国的实践则包括两个文明建设、推进共同富裕、处理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和构建“一国两制”。最后,文章认为,邓小平社会发展代价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发展代价理论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对社会发展代价问题的论述及实践,在新... 

【文章来源】: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外学者的研究
        二、国内学者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社会发展代价概念的内涵及其哲学基础
        一、社会发展代价概念的内涵
        二、社会发展代价的哲学基础
第二章 邓小平社会发展代价思想形成的历史必然性
    第一节 邓小平社会发展代价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邓小平社会发展代价思想形成的现实国情
    第三节 邓小平社会发展代价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一、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代价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代价思想
第三章 邓小平社会发展代价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第一节 邓小平社会发展代价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社会发展过程中代价存在的必然性
        二、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为性代价存在的可能性
        三、对待社会发展代价问题的科学态度
        四、减少和控制社会发展代价的途径
    第二节 邓小平社会发展代价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实事求是
        二、辩证性
        三、实践性
第四章 邓小平社会发展代价思想在中国社会发展实践中的体现
    第一节 “两个文明”建设实践体现邓小平社会发展代价思想
    第二节 推进共同富裕实践体现邓小平社会发展代价思想
    第三节 处理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实践体现邓小平社会发展代价思想
    第四节 构建“一国两制”的实践体现邓小平中社会发展代价思想
第五章 邓小平社会发展代价思想的理论启迪
    第一节 增强代价意识,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代价观
    第二节 转变发展模式,从高代价发展走向低代价发展
    第三节 走低代价发展之路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列宁邓小平社会发展代价思想及其启示[J]. 陈应成.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1)
[2]浅析邓小平社会发展代价观[J]. 何鹏举,石志民.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04)
[3]代价与代价意识之我见[J]. 文国伟.  探索. 2004(04)
[4]代价问题的哲学思考[J]. 冯志宏.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3)
[5]过程代价论[J]. 晏辉.  天津社会科学. 2003(02)
[6]社会发展代价理论建构的四个哲学维度[J]. 袁吉富.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4)
[7]论邓小平的代价观[J]. 冯东飞.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1)
[8]社会发展代价问题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分析[J]. 范燕宁.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1(06)
[9]十年来中国学术界代价理论研究概况(上)[J]. 袁吉富.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1(01)
[10]社会发展代价的实质及支付原则[J]. 贺善侃.  学术月刊. 2000(08)



本文编号:34936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4936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8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