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及其现实启示

发布时间:2021-11-14 20:18
  在现代社会,如何处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发展过程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不仅是影响国家以及公民权利和义务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能够对国家整体大局造成影响的重要因素。一个良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能够为人民群众带来安定、和谐、幸福的生活,能够为国家带来长久的繁荣和昌盛;而不和谐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带来的则是诸多的国内不和谐以及危险因素。马克思认为,国家所产生的根本就是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尤其是在私有制出现之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组织的一种形式。马克思对国家与社会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国家从社会中产生,而伴随社会的发展,最终仍然回归于社会。马克思从一开始对黑格尔国家观的完全赞同到后期依照唯物主义历史观进行的国家观解释,为当前正确处理国家与社会关系、国家与民众关系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正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马克思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及其现代价值。第一部分对马克思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形成发展做了简要的陈述,其中包括黑格尔国家观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萌芽,以及两者关系的形成和完善。这一部分客观再现了马克思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发展历程...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学术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一、马克思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形成发展
    (一)马克思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初步形成阶段
        1.在《莱茵报》时期对黑格尔理论国家观的质疑
        2.在《德法年鉴》上表明“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立场”
        3.在批判普鲁东时期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科学化解释
    (二)马克思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成熟阶段
        1.揭示了资产阶级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内涵
        2.阐释了资产阶级国家权力的本质
        3.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支配劳动的社会本质
    (三)马克思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深化发展阶段
        1.对国家向社会复归的大胆预测
        2.系统阐述了国家的起源
        3.对东方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
二、马克思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基本内涵
    (一)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般界定:国家归根到底产生于社会
        1.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匡正
        2.马克思阐明了国家形成的社会根源
        3.马克思对国家与市民关系的重塑
    (二)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现实反思: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国家与社会二元化问题
        1.国家与社会二元化问题提出的社会背景
        2.国家与社会二元化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本质
        3.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
    (三)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未来预测:未来国家将最终消亡并回归社会
        1.马克思认为国家将最终消亡
        2.马克思认为国家回归社会是人类发展的最终趋势
三、马克思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理论创新
    (一)马克思首次将人的解放作为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立足点
        1.马克思明确指出人是国家与社会的主体
        2.马克思认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国家和社会之间存在不同的关系
        3.马克思的国家与社会理论以解放全人类为立足点
    (二)马克思首次将自由人联合体作为未来社会的最终归宿
        1.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矛盾难以调和
        2.马克思指出人类要克服异化的唯一手段是超越资本主义国家
        3.马克思明确表示无产阶级专政是一个过渡阶段
        4.马克思解释了国家与社会最终统一的历史性方向
四、马克思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现实启示
    (一)应加强社会对国家权力的制约监督
        1.健全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机制
        2.完善用权利制约权力的机制
        3.完善以法律制约权力的机制
    (二)应规范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1.推进政企分开与政资分开
        2.保护公民私人权利,防止利益侵蚀
    (三)应坚持改革的“社会化”导向
        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化
        2.实现资源在市场中的合理配置
        3.加快事业单位改革,实现单位的“社会化”
    (四)应重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1.坚持制度创新,克服发展瓶颈
        2.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巩固社会组织的发展基础
        3.弘扬治理精神,破除传统“官本位”思想
        4.加强社会组织的自身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视野下“国家—社会”关系理论与中国现代社会治理创新[J]. 段妍.  理论探讨. 2015(03)
[2]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社会”关系理论要义[J]. 张明霞,范鑫涛.  人文杂志. 2015(05)
[3]论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的主要特征[J]. 高健,秦龙.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5(03)
[4]社区建设中的“国家-社会”互动:互补与镶嵌——基于行动者的视角[J]. 徐林,吴咨桦.  浙江社会科学. 2015(04)
[5]马克思主义社会与国家关系理论及其启示[J]. 贾建芳.  社会主义研究. 2014(04)
[6]统合主义与中国国家-社会关系研究——理论视野、经验观察与政治选择[J]. 张汉.  人文杂志. 2014(01)
[7]“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发展及理论探索[J]. 郭风英.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6)
[8]让国家回归社会——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社会的观点[J]. 俞可平.  理论视野. 2013(09)
[9]从利益的观点看国家和社会的关系[J]. 丰子义.  理论视野. 2013(09)
[10]“国家-社会”框架中政府与慈善组织的关系研究综述[J]. 玉苗.  学会. 2013(07)

博士论文
[1]“国家—社会”关系视野下的中国社会建设研究[D]. 张卫海.苏州大学 2014
[2]论马克思“社会—国家”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 郭强.南开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952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4952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0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