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阈下绿色发展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2 02:36
随着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不断恶化,引发的社会问题也不断增多,如何处理自然、经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全球各国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不仅是我国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也是我国实现经济转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绿色发展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科学揭示与发展道路的创新,理解绿色发展的重要精髓,就抓住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等领域中的重要方向。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本文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解读,生态思想的萌发是由于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对工人阶级的剥削现象所引起的,进而不断延伸,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统一的,资本主义制度导致人与自然间不能和解,只有用共产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以科学技术发展提高对自然的认知程度,尊重客观自然规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间的矛盾,彻底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经济问题、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这一点与马克思主义生...
【文章来源】:山西财经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工作与创新
1.4.1 主要工作
1.4.2 研究的创新点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 绿色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联系
2.1 马克思生态观的发展历程
2.1.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萌生
2.1.2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形成
2.2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内容
2.2.1 “自然—人—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
2.2.2 关于资本主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
2.2.3 现代社会生态危机的产生根源与消除
2.3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中国化进程
2.4 绿色发展概念的界定
2.4.1 绿色发展概念提出的背景
2.4.2 绿色发展的含义
2.4.3 绿色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2.5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绿色发展的意义
2.5.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绿色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2.5.2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绿色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2.6 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分析
2.6.1 习近平的绿色发展治国理念
2.6.2 绿色发展实现主体分析
2.6.3 绿色发展阶段分析
2.7 小结
第三章 当前中国绿色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呈现
3.1 我国绿色发展现状
3.1.1 绿色发展意识觉醒
3.1.2 绿色发展与供给侧改革
3.1.3 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3.2 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
3.2.1 产业结构不合理
3.2.2 消费结构失衡
3.2.3 城乡发展不平衡
3.2.4 政治管理力度不够
3.2.5 文化理念普及程度不高
3.3 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3.3.1 机制体制不健全
3.3.2 法律制度不完善
3.3.3 绿色产业科技创新力度不足
3.4 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作为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理论支撑
4.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经济建设的理论指导
4.1.1 未来经济发展趋势
4.1.2 建设生态经济
4.2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政治建设的理论指导
4.2.1 生态政治的重要性
4.2.2 树立绿色政绩观
4.3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导
4.3.1 生态文化理念的含义
4.3.2 建设生态文化
4.4 小结
第五章 走绿色发展的路径分析
5.1 强化绿色发展理念
5.1.1 强化绿色发展政绩观
5.1.2 强化绿色发展生产观
5.1.3 强化绿色发展消费观
5.1.4 坚持绿色生活方式
5.2 开辟绿色发展的有效路径
5.2.1 构筑绿色生态产业体系
5.2.2 推动生态科技发展创新
5.2.3 推进低碳经济发展
5.3 建立科学机制体制完善法律制度保障
5.3.1 建立绿色体制
5.3.2 完善绿色法律保障
5.4 “以人民为中心”实现绿色发展的价值归宿
5.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五大发展理念”视阈下的绿色发展[J]. 马立志. 甘肃理论学刊. 2017(05)
[2]绿色共享:分析框架与发展战略[J]. 兰洋,周丹.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7(02)
[3]“五大发展”理念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 黄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6(05)
[4]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J]. 杜昌建.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05)
[5]共享发展的思维方式、目标与实践路径[J]. 余达淮,刘沛妤. 南京社会科学. 2016(05)
[6]以人民为中心与共享发展[J]. 朱辉宇. 湖南社会科学. 2016(02)
[7]绿色发展理念与环境立法创新[J]. 竺效,丁霖.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6(02)
[8]国内外绿色发展动态研究[J]. 杨灿,朱玉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9]绿色发展理论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辨析[J]. 黄志斌,姚灿,王新.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5(08)
[10]习近平的绿色发展思想探析[J]. 秦书生,杨硕. 理论学刊. 2015(06)
博士论文
[1]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新疆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朱晶.新疆大学 2016
[2]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研究[D]. 武颖.北京交通大学 2016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研究[D]. 汪希.电子科技大学 2016
[4]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中国生态贫困问题研究[D]. 于开红.西南财经大学 2016
[5]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自然观及其当代发展[D]. 杜晓霞.东北大学 2014
[6]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研究[D]. 王玉梅.武汉大学 2013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刘静.中共中央党校 2011
硕士论文
[1]低碳化发展的价值考量[D]. 王磊鹏.湖南师范大学 2017
[2]马克思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赵迎春.聊城大学 2017
[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 胡倩.浙江理工大学 2017
[4]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我国绿色发展战略研究[D]. 王明倩.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017
[5]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武汉城市圈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魏晨.成都理工大学 2016
[6]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野下的农村环境保护研究[D]. 曹力元.太原理工大学 2016
[7]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研究[D]. 周启超.东北石油大学 2013
[8]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生态危机的解读[D]. 崔立靖.吉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45617
【文章来源】:山西财经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工作与创新
1.4.1 主要工作
1.4.2 研究的创新点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 绿色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联系
2.1 马克思生态观的发展历程
2.1.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萌生
2.1.2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形成
2.2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内容
2.2.1 “自然—人—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
2.2.2 关于资本主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
2.2.3 现代社会生态危机的产生根源与消除
2.3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中国化进程
2.4 绿色发展概念的界定
2.4.1 绿色发展概念提出的背景
2.4.2 绿色发展的含义
2.4.3 绿色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2.5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绿色发展的意义
2.5.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绿色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2.5.2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绿色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2.6 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分析
2.6.1 习近平的绿色发展治国理念
2.6.2 绿色发展实现主体分析
2.6.3 绿色发展阶段分析
2.7 小结
第三章 当前中国绿色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呈现
3.1 我国绿色发展现状
3.1.1 绿色发展意识觉醒
3.1.2 绿色发展与供给侧改革
3.1.3 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3.2 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
3.2.1 产业结构不合理
3.2.2 消费结构失衡
3.2.3 城乡发展不平衡
3.2.4 政治管理力度不够
3.2.5 文化理念普及程度不高
3.3 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3.3.1 机制体制不健全
3.3.2 法律制度不完善
3.3.3 绿色产业科技创新力度不足
3.4 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作为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理论支撑
4.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经济建设的理论指导
4.1.1 未来经济发展趋势
4.1.2 建设生态经济
4.2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政治建设的理论指导
4.2.1 生态政治的重要性
4.2.2 树立绿色政绩观
4.3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导
4.3.1 生态文化理念的含义
4.3.2 建设生态文化
4.4 小结
第五章 走绿色发展的路径分析
5.1 强化绿色发展理念
5.1.1 强化绿色发展政绩观
5.1.2 强化绿色发展生产观
5.1.3 强化绿色发展消费观
5.1.4 坚持绿色生活方式
5.2 开辟绿色发展的有效路径
5.2.1 构筑绿色生态产业体系
5.2.2 推动生态科技发展创新
5.2.3 推进低碳经济发展
5.3 建立科学机制体制完善法律制度保障
5.3.1 建立绿色体制
5.3.2 完善绿色法律保障
5.4 “以人民为中心”实现绿色发展的价值归宿
5.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五大发展理念”视阈下的绿色发展[J]. 马立志. 甘肃理论学刊. 2017(05)
[2]绿色共享:分析框架与发展战略[J]. 兰洋,周丹.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7(02)
[3]“五大发展”理念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 黄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6(05)
[4]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J]. 杜昌建.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05)
[5]共享发展的思维方式、目标与实践路径[J]. 余达淮,刘沛妤. 南京社会科学. 2016(05)
[6]以人民为中心与共享发展[J]. 朱辉宇. 湖南社会科学. 2016(02)
[7]绿色发展理念与环境立法创新[J]. 竺效,丁霖.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6(02)
[8]国内外绿色发展动态研究[J]. 杨灿,朱玉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9]绿色发展理论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辨析[J]. 黄志斌,姚灿,王新.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5(08)
[10]习近平的绿色发展思想探析[J]. 秦书生,杨硕. 理论学刊. 2015(06)
博士论文
[1]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新疆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朱晶.新疆大学 2016
[2]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研究[D]. 武颖.北京交通大学 2016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研究[D]. 汪希.电子科技大学 2016
[4]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中国生态贫困问题研究[D]. 于开红.西南财经大学 2016
[5]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自然观及其当代发展[D]. 杜晓霞.东北大学 2014
[6]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研究[D]. 王玉梅.武汉大学 2013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刘静.中共中央党校 2011
硕士论文
[1]低碳化发展的价值考量[D]. 王磊鹏.湖南师范大学 2017
[2]马克思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赵迎春.聊城大学 2017
[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 胡倩.浙江理工大学 2017
[4]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我国绿色发展战略研究[D]. 王明倩.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017
[5]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武汉城市圈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魏晨.成都理工大学 2016
[6]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野下的农村环境保护研究[D]. 曹力元.太原理工大学 2016
[7]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研究[D]. 周启超.东北石油大学 2013
[8]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生态危机的解读[D]. 崔立靖.吉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456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545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