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社会主义农村建设思想
发布时间:2021-12-23 18:58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毛泽东在探索自己的建设道路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想。这一思想主要关于中国新农村的发展道路、目标、途径的思想和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建设思想等内容。这一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农民问题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对当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仍有重要的启发和鉴戒意义。近年来,学术理论界对毛泽东新农村建设思想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今天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为重要评判依据,借鉴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分四个方面对毛泽东的新农村建设思想展开论述。关于农村发展道路和目标,毛泽东提出了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要达到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农民的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等等一系列基本正确的思想观点。但他把人民公社作为新农村的基本组织形式,不符合中国国情。在新农村经济建设方面,毛泽东制定了快速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总体战略,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农村产业发展的方针和政策,这对我国农村农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毛泽东把“抓革命,促生产”、群众运动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和途径,则违反了客观经济...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毛泽东关于中国农村的发展道路和目标的思想
(一) 农村建设的根本道路:走社会主义道路
(二) 农村基本组织形式:人民公社
(三) 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发展农村生产力,实现农民的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
二、毛泽东关于农村经济建设思想
(一) 农村经济建设的战略:快速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
(二) 农村产业政策:以农业为基础,以粮为纲,全面发展
(三) 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途径:抓革命促生产,用群众运动方法推动经济发展
(四) 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农村经济体制,不断地进行生产关系的变革
三、毛泽东关于农村政治建设思想
(一) 农村政治建设的目标:把农村建成反修防修的阵地
(二) 农村政治建设的途径:以阶级斗争为纲
(三) 正确处理农村两类社会矛盾
(四) 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反对官僚主义
四、毛泽东关于农村思想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思想
(一) 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
(二) 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
(三) 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农村卫生事业
(四)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事业
五、毛泽东社会主义农村建设思想的现代启示
(一) 坚持农业的基础性地位,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二) 切实维护农民经济利益和政治权益,调动农民积极性
(三) 农村建设要立足中国国情
(四) 农村建设要脚踏实地,坚决杜绝"浮夸风"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本文编号:3549008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毛泽东关于中国农村的发展道路和目标的思想
(一) 农村建设的根本道路:走社会主义道路
(二) 农村基本组织形式:人民公社
(三) 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发展农村生产力,实现农民的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
二、毛泽东关于农村经济建设思想
(一) 农村经济建设的战略:快速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
(二) 农村产业政策:以农业为基础,以粮为纲,全面发展
(三) 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途径:抓革命促生产,用群众运动方法推动经济发展
(四) 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农村经济体制,不断地进行生产关系的变革
三、毛泽东关于农村政治建设思想
(一) 农村政治建设的目标:把农村建成反修防修的阵地
(二) 农村政治建设的途径:以阶级斗争为纲
(三) 正确处理农村两类社会矛盾
(四) 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反对官僚主义
四、毛泽东关于农村思想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思想
(一) 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
(二) 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
(三) 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农村卫生事业
(四)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事业
五、毛泽东社会主义农村建设思想的现代启示
(一) 坚持农业的基础性地位,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二) 切实维护农民经济利益和政治权益,调动农民积极性
(三) 农村建设要立足中国国情
(四) 农村建设要脚踏实地,坚决杜绝"浮夸风"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本文编号:35490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549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