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农民观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2021-12-31 05:21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问题不仅是二十世纪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中心问题,也是二十一世纪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所必须解决的中心问题。毛泽东关于农民的思想非常广博、深入、系统,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伟大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毛泽东把解决农民问题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一个突破口,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研究毛泽东的农民观,探寻毛泽东发现和解决农民问题的思维轨迹,总结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为解决中国农民问题积累的历史经验,对于今天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作为历史场景,运用史论结合的分析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从历史角度深入考察了毛泽东农民观形成和发展的轨迹,系统研究了毛泽东农民观的基本内容,并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深入分析了毛泽东农民观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写作目的和选题意义
(二)、学术界研究史及现状分析
(三)、文献综述
一、毛泽东农民观的形成条件
(一)、毛泽东农民观形成的时代条件
(二)、毛泽东农民观形成的历史文化条件
(三)、毛泽东农民观形成的主观条件
二、1927年前毛泽东的农民观
(一)、半自耕农和贫农是农村中的主要革命群众
(二)、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三、1927年-1945年毛泽东农民观的发展
(一)、农村革命是农民阶级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的权力的革命
(二)、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三)、解决土地问题是解决贫农问题的核心
(四)、调查研究是了解、认识与解决农民问题的重要方法
(五)、农民阶级是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者,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
四、1946年-1949年毛泽东农民观的深化
(一)、对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认识的深化
(二)、对减轻农民负担问题的认识
(三)、对教育和引导农民问题的认识
五、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农民观的进一步探索
(一)、正确处理国家与农民关系的思想
(二)、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教育的思想
(三)、使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的探索
六、毛泽东农民观的当代价值
(一)、毛泽东农民观在当代的发展
(二)、毛泽东农民观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启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559693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写作目的和选题意义
(二)、学术界研究史及现状分析
(三)、文献综述
一、毛泽东农民观的形成条件
(一)、毛泽东农民观形成的时代条件
(二)、毛泽东农民观形成的历史文化条件
(三)、毛泽东农民观形成的主观条件
二、1927年前毛泽东的农民观
(一)、半自耕农和贫农是农村中的主要革命群众
(二)、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三、1927年-1945年毛泽东农民观的发展
(一)、农村革命是农民阶级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的权力的革命
(二)、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三)、解决土地问题是解决贫农问题的核心
(四)、调查研究是了解、认识与解决农民问题的重要方法
(五)、农民阶级是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者,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
四、1946年-1949年毛泽东农民观的深化
(一)、对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认识的深化
(二)、对减轻农民负担问题的认识
(三)、对教育和引导农民问题的认识
五、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农民观的进一步探索
(一)、正确处理国家与农民关系的思想
(二)、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教育的思想
(三)、使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的探索
六、毛泽东农民观的当代价值
(一)、毛泽东农民观在当代的发展
(二)、毛泽东农民观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启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5596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559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