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31 08:13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使得信息的获取、话语的表达以及意识形态的渗透等较传统媒介有了质的飞跃。网络渗透不仅作为一种传播媒介作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还作为一种社会变革的力量,深刻的改变着现实社会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认知方式。网络信息技术推动着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极大的改变了传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大环境,意识形态工作的宣传与建设面临及其严峻的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借助网络媒介,意识形态也呈现出新的斗争特点,国内外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逐渐发展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两大主要阵营的’“争夺”,因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新时期如何运用好网络,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国家的长久治安、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本文以研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基本概念为研究的逻辑起点,以其特征和功能作用为着力点。首先,阐述了网络环境下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必要性。其次,揭示了网络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现实挑战,即冲击...
【文章来源】:长春工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第2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述
2.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
2.1.1 意识形态的含义
2.1.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含义
2.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
2.2.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具有指向性
2.2.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
2.2.3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具有价值理性
2.3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
2.3.1 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2.3.2 巩固国家执政党的地位
第3章 网络环境下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必要性
3.1 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建设保驾护航
3.2 为意识形态的斗争提供思想武器
第4章 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与成因
4.1 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
4.1.1 冲击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
4.1.2 威胁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4.1.3 弱化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4.1.4 削减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4.2 网络环境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弱化的成因
4.2.1 网络信息的多元化因素
4.2.2 网络的开放性因素
4.2.3 网络非主流意识形态因素
第5章 网络环境下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对策
5.1 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原则
5.1.1 “一元化”统领“多元化”原则
5.1.2 科学性和系统性相结合原则
5.1.3 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原则
5.2 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对策
5.2.1 加强意识形态理论网络工作者队伍建设
5.2.2 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5.2.3 维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
5.2.4 优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
5.2.5 推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发展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的战略起点[J]. 路媛. 实事求是. 2016(04)
[2]“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场域定位与现实建构[J]. 张林,刘海辉. 理论导刊. 2016(06)
[3]大众话语:提升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新维度[J]. 吴荣生. 理论学刊. 2016(03)
[4]当代错误思潮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影响评析[J]. 王路坦. 桂海论丛. 2015(04)
[5]论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J]. 张凤翠,魏海成. 学术探索. 2014(03)
[6]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J]. 冯大彪.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06)
[7]挑战与回应:坚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地位[J]. 王国敏,李玉峰.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7(11)
[8]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概念的方法论思考[J]. 周宏. 南京社会科学. 2002(04)
博士论文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问题研究[D]. 胡银银.南开大学 2014
[2]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研究[D]. 张述周.南京师范大学 2012
[3]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及实现形式研究[D]. 申文杰.河北师范大学 2012
[4]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控制理论[D]. 陈淑雅.河南大学 2012
[5]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D]. 曹毅哲.吉林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新形势下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D]. 董雯洁.太原理工大学 2015
[2]互联网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D]. 吕淼.郑州大学 2015
[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D]. 彭美霞.广东财经大学 2014
[4]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理论阐释及其实现路径[D]. 佟明燕.贵州师范大学 2014
[5]当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 牛慧珍.山西财经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559919
【文章来源】:长春工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第2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述
2.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
2.1.1 意识形态的含义
2.1.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含义
2.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
2.2.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具有指向性
2.2.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
2.2.3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具有价值理性
2.3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
2.3.1 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2.3.2 巩固国家执政党的地位
第3章 网络环境下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必要性
3.1 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建设保驾护航
3.2 为意识形态的斗争提供思想武器
第4章 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与成因
4.1 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
4.1.1 冲击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
4.1.2 威胁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4.1.3 弱化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4.1.4 削减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4.2 网络环境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弱化的成因
4.2.1 网络信息的多元化因素
4.2.2 网络的开放性因素
4.2.3 网络非主流意识形态因素
第5章 网络环境下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对策
5.1 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原则
5.1.1 “一元化”统领“多元化”原则
5.1.2 科学性和系统性相结合原则
5.1.3 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原则
5.2 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对策
5.2.1 加强意识形态理论网络工作者队伍建设
5.2.2 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5.2.3 维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
5.2.4 优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
5.2.5 推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发展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的战略起点[J]. 路媛. 实事求是. 2016(04)
[2]“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场域定位与现实建构[J]. 张林,刘海辉. 理论导刊. 2016(06)
[3]大众话语:提升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新维度[J]. 吴荣生. 理论学刊. 2016(03)
[4]当代错误思潮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影响评析[J]. 王路坦. 桂海论丛. 2015(04)
[5]论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J]. 张凤翠,魏海成. 学术探索. 2014(03)
[6]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J]. 冯大彪.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06)
[7]挑战与回应:坚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地位[J]. 王国敏,李玉峰.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7(11)
[8]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概念的方法论思考[J]. 周宏. 南京社会科学. 2002(04)
博士论文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问题研究[D]. 胡银银.南开大学 2014
[2]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研究[D]. 张述周.南京师范大学 2012
[3]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及实现形式研究[D]. 申文杰.河北师范大学 2012
[4]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控制理论[D]. 陈淑雅.河南大学 2012
[5]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D]. 曹毅哲.吉林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新形势下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D]. 董雯洁.太原理工大学 2015
[2]互联网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D]. 吕淼.郑州大学 2015
[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D]. 彭美霞.广东财经大学 2014
[4]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理论阐释及其实现路径[D]. 佟明燕.贵州师范大学 2014
[5]当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 牛慧珍.山西财经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5599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559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