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尊严实现的进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1 05:07
本文关键词:国民尊严实现的进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实现国民有尊严的生活是社会发展的目标,是构筑并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追梦之路。实现国民尊严是“以人为本”的践行,是国民实现全面发展的进程。分析国民尊严的实现进路,将马克思主义尊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人们思考国民尊严的实现提供了理论来源。同时,国民尊严的实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尊严理论的内容。论文正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对尊严的内涵和属性进行了阐述,确定了国民尊严的内涵,同时分析了国民尊严与社会信用机制的现实关系。这一部分是对国民尊严实现的前提性思考。第二部分论述了国民尊严的实现对国家实力建设、国家话语权的建构以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具有的价值性意义,论证了国民尊严实现的必要性。第三部分分别从国民尊严实现的理论视角、主体视角及现实发展视角阐述了国民尊严的现状,为国民尊严实现的进路分析奠定基础。第四部分以国民尊严实现的理论基础、理论创新和理论旨归为主线,探寻了国民尊严实现的理论进路。通过对国民尊严理论进路的分析,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尊严理论的当代价值。第五部分对国民尊严实现的主体进行分析,旨在通过国家主体、国民主体和监督主体三方力量的作用,促进国民尊严的实现。主体是国民尊严实现的主导力量,是把国民尊严理论与国民尊严实践相结合的主体要素。第六部分主要论述了国民尊严实现的现实发展进路,旨在以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系统的权法体系、有效的运行机制,促进国民尊严实现的进程。
【关键词】:国民尊严 理论进路 主体进路 现实进路 实现
【学位授予单位】: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A811;D6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13
- 引言13-17
- (一)选题依据13
- 1.关注社会现状13
- 2.探寻理论意义13
- 3.明晰实践价值13
- (二)文献综述13-16
- 1.国内研究综述13-15
- 2.国外研究综述15-16
- (三)研究方法16-17
- 1.文献与文本相统一16
- 2.历史与逻辑相统一16
- 3.理论与实践相统一16-17
- (四)研究目的17
- 一、国民尊严实现的前提思考17-21
- (一)尊严17-19
- 1.尊严的一般内涵17-18
- 2.尊严的属性18
- 3.国民尊严18-19
- (二)国民尊严与社会信用机制的现实关系19-21
- 1.社会信用机制引发国民尊严实现的诉求19-20
- 2.社会信用机制是国民尊严实现的制度根基20-21
- 3.国民尊严的实现是社会信用机制的价值航标21
- 二、国民尊严实现的价值性思考脉络21-27
- (一)实现国民尊严,提升和完善国家实力建设21-23
- 1.国民尊严的实现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础21-22
- 2.国民尊严的实现是完善国家“硬实力”建设的灵魂22-23
- (二)实现国民尊严,创建国家话语权23-25
- 1.国民尊严的实现是创建国家话语体系的逻辑构成23-24
- 2.国民尊严的实现是提升国家话语力量的实力构成24
- 3.国民尊严的实现是保证国家话语地位的权力构成24-25
- (三)实现国民尊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25-27
- 1.国民尊严的实现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意识引领25-26
- 2.国民尊严的实现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路径建设26
- 3.国民尊严的实现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权利保障26-27
- 三、国民尊严实现的问题现状27-33
- (一)国民尊严实现的理论问题27-29
- 1.理论基础维度不清27-28
- 2.理论创新路径不明28-29
- 3.理论旨归方向偏离29
- (二)国民尊严实现的主体问题29-31
- 1.国家主体实现尊严的气质建设力度不足29-30
- 2.国民主体实现尊严的作用发挥受到限制30
- 3.监督主体执行国民尊严建设的效率低下30-31
- (三)国民尊严实现的现实问题31-33
- 1.国民尊严制度保障匮乏31-32
- 2.国民尊严执行体系散乱32
- 3.国民尊严治理机制失效32-33
- 四、国民尊严实现的理论进路33-41
- (一)国民尊严实现的理论基础33-36
- 1.从历史维度考察国民尊严理论内涵33-34
- 2.从社会维度分析国民尊严理论来源34-35
- 3.从现实维度探究国民尊严理论意义35-36
- (二)国民尊严实现的理论创新36-39
- 1.在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的理论探索36-37
- 2.在社会发展视域下的理论拓展37
- 3.在人的尊严视域下的理论创新37-39
- (三)国民尊严实现的理论旨归39-41
- 1.秉承科学发展,构建国民尊严的社会目标39
- 2.坚持核心价值,构建国民尊严的价值导向39-40
- 3.实现“中国梦”,构建国民尊严的现实旨归40-41
- 五、国民尊严实现的主体进路41-48
- (一)国民尊严实现的国家主体41-44
- 1.以“信”为国民尊严气质的国家主体形象建设41-42
- 2.以“强”为国民尊严品质的国家主体实力建设42-43
- 3.以“尊”为国民尊严特质的国家主体地位建设43-44
- (二)国民尊严实现的国民主体44-46
- 1.提升国民主体认知国民尊严的主动性意识44-45
- 2.加强国民主体合乎国民尊严的素质修养45
- 3.激发国民主体实现国民尊严的自主性行为45-46
- (三)国民尊严实现的监督主体46-48
- 1.强化国民尊严行政监督主体的执行效能46-47
- 2.完善国民尊严司法监督主体的法律规范47
- 3.优化国民尊严社会监督主体的监督环境47-48
- 六、国民尊严实现的现实进路48-56
- (一)国民尊严实现的制度建设48-51
- 1.国家尊严制度建设,增强国民尊严权利的社会服务48-49
- 2.政府责任制度建设,凝聚国民尊严实现的社会力量49-50
- 3.执政党廉洁制度建设,营造国民尊严建设的良好氛围50-51
- (二)国民尊严实现的权法体系建构51-53
- 1.权力体系构成规范化,监督国民尊严主体职责51
- 2.司法体系程序化,,维护国民尊严合法权益51-52
- 3.规范体系标准化,保护尊严合理化行为52-53
- (三)国民尊严实现的机制建构53-56
- 1.运行机制人本建构,保护尊严主体基本权利53
- 2.主体机制协调建构,实现国民尊严和谐发展53-54
- 3.反馈机制系统建构,完善国民尊严主体维权体系54-56
- 结语56-57
- 参考文献57-61
- 致谢61-62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2-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娟;;简论我国人格尊严实现的道德基础和法律保障[J];道德与文明;2009年04期
2 王利明;;人格权法的发展与完善——以人格尊严的保护为视角[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3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京举行 中央政治局主持会议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重要讲话[J];当代广西;2013年22期
4 杜承铭;;人性尊严:作为民生之本的宪法权利[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潘云华;龚廷泰;;论马克思的人性尊严理论[J];晋阳学刊;2008年05期
6 王宏伟;;我国行政监督机制的完善[J];生产力研究;2006年10期
7 申海蓉;;关于完善我国行政监督机制的思考[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S1期
8 刘革;;论人性尊严的伦理价值及其宪法意义[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04期
9 张文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律机制[J];中国法学;2006年01期
10 韩跃红;孙书行;;人的尊严和生命的尊严释义[J];哲学研究;2006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肖应辉;我国社会监督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本文关键词:国民尊严实现的进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63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56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