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

发布时间:2022-01-19 06:25
  现代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的主题。如何实现现代化,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的梦想和追求,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旋律。新中国成立以后,围绕中国社会如何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共领导集体对此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就毛泽东本人来说,他从1956年开始直到其逝世为止,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对中国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了三次艰难而富有深意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探索。在这一探索过程中,毛泽东既取得了伟大的实践成就,形成了宝贵的理论成果,又产生了重大的实践挫折和理论失误。我们既要继续坚持和深刻总结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过程中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就,又要具体分析毛泽东的重大失误。无论毛泽东所取得的成果还是失误,都已成为我国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历史基础和宝贵遗产。认真地继承这份宝贵遗产,对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本论题的主要来源
    二、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指导思想与研究方法
    四、本课题研究基本结构
第1章 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渊源
    1.1 从历史要求到历史自觉
    1.2 从“外国模式”到“中国道路”
第2章 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三个阶段
    2.1 第一阶段从1956 年到1957 年反右斗争前
    2.2 第二阶段从1957 年10 月到1966 年初“文化大革命”发动前
    2.3 第三阶段从1966 年6 月“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到1976 年9 月毛泽东逝世
第3章 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总体设计
    3.1 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思想
    3.2 制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3.3 初步确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第4章 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失误与原因
    4.1 毛泽东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主要失误
        4.1.1 经济上目标过高,步子过快,急于求成
        4.1.2 方法不对头,过分强调阶级斗争
    4.2 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失误的原因
        4.2.1 中国传统文化对毛泽东的消极影响
        4.2.2 对“现代化”这一概念缺乏科学的理解和认识
        4.2.3 毛泽东在理论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不够清楚
        4.2.4 毛泽东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缺乏正确的思路
第5章 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意义
    5.1 确立了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
    5.2 确立了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
    5.3 确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5.4 确立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本方针
    5.5 毛泽东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本文编号:35963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5963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9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