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阈下的全球化与民族性
发布时间:2022-01-19 12:30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全球化在促进生产力发展、劳动社会化以及人类的普遍交往与能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问题。特别是伴随着全球化所出现的民族性问题,使世界的发展产生了众多隐患。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学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从独特的视角考察、分析人类社会,建构了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基础。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深刻阐述了世界历史形成的前提条件、基本动力和世界历史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展规律等方面的内容,并从学理上阐释了全球化、民族性及其关系问题。因此,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正确认识、分析全球化和民族性问题的强有力的理论工具。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着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自近代以来,中国就是在世界历史背景下开始其现代化进程的。社会主义中国为了使自己能够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处理好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这就要求具体深入地研究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中国的优秀传统和现实国情密切结合起来。只有在理解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才能科学地回答当代全球化的各种新...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前言
第2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2.1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2 马克思世界历史的涵义
2.2.1 世界历史时代
2.2.2 民族和国家
2.2.3 世界历史
2.3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框架
第3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阈下的全球化
3.1 全球化的基本内涵、特征及作用
3.1.1 全球化的基本内涵
3.1.2 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3.1.3 全球化的作用
3.2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的全球化研究
3.2.1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世界性
3.2.2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全球化的阐释
3.3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当代全球化理论
3.3.1 当代全球化理论的发展态势
3.3.2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当代全球化理论的比较分析
第4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阈下的民族性
4.1 民族性的基本理论
4.1.1 民族性及相关概念的涵义
4.1.2 民族性的特点
4.2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的民族性研究
4.2.1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民族性
4.2.2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民族性的阐释
4.3 当代民族性理论研究
第5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阈下的全球化与民族性的关系
5.1 当代全球化与民族性的关系
5.1.1 当代全球化与民族性关系的理论概述
5.1.2 全球化对民族性的影响
5.1.3 民族性对全球化的影响
5.2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5.3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的全球化与民族性的辨证关系
5.3.1 全球化与民族性关系的具体表现
5.3.2 全球化与民族性的辨证关系
第6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中国发展的当代意义
6.1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6.2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中国建设的价值
6.2.1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中国建设的理论价值
6.2.2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中国建设的实践价值
6.3 和谐――全球化时代下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定位
第7章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J]. 朱西周.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5(02)
[2]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与邓小平的世界历史观[J]. 徐卫国.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4(06)
[3]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建构方法[J]. 杨世宏. 社会主义研究. 2004(05)
[4]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建构方法的特点[J]. 杨世宏,朱颖洁. 齐鲁学刊. 2004(03)
[5]全球化与民族性——对全球化研究中一个焦点性问题的分析[J]. 杨学功. 教学与研究. 2004(03)
本文编号:3596854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前言
第2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2.1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2 马克思世界历史的涵义
2.2.1 世界历史时代
2.2.2 民族和国家
2.2.3 世界历史
2.3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框架
第3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阈下的全球化
3.1 全球化的基本内涵、特征及作用
3.1.1 全球化的基本内涵
3.1.2 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3.1.3 全球化的作用
3.2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的全球化研究
3.2.1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世界性
3.2.2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全球化的阐释
3.3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当代全球化理论
3.3.1 当代全球化理论的发展态势
3.3.2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当代全球化理论的比较分析
第4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阈下的民族性
4.1 民族性的基本理论
4.1.1 民族性及相关概念的涵义
4.1.2 民族性的特点
4.2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的民族性研究
4.2.1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民族性
4.2.2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民族性的阐释
4.3 当代民族性理论研究
第5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阈下的全球化与民族性的关系
5.1 当代全球化与民族性的关系
5.1.1 当代全球化与民族性关系的理论概述
5.1.2 全球化对民族性的影响
5.1.3 民族性对全球化的影响
5.2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5.3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的全球化与民族性的辨证关系
5.3.1 全球化与民族性关系的具体表现
5.3.2 全球化与民族性的辨证关系
第6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中国发展的当代意义
6.1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6.2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中国建设的价值
6.2.1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中国建设的理论价值
6.2.2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中国建设的实践价值
6.3 和谐――全球化时代下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定位
第7章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J]. 朱西周.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5(02)
[2]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与邓小平的世界历史观[J]. 徐卫国.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4(06)
[3]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建构方法[J]. 杨世宏. 社会主义研究. 2004(05)
[4]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建构方法的特点[J]. 杨世宏,朱颖洁. 齐鲁学刊. 2004(03)
[5]全球化与民族性——对全球化研究中一个焦点性问题的分析[J]. 杨学功. 教学与研究. 2004(03)
本文编号:35968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596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