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时期意识形态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4 16:23

  本文关键词: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时期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更加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再次提及到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对于开展毛泽东思想研究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意义十分重大。但在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成果的专门研究成果较少,特别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因此,本文的目的是研究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时期意识形态的产生和形成,毛泽东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容,寻求通过新民主主义时期意识形态思想的系统梳理,以使我国在社会主义体制下加强意识形态层面的建设拓展新思路和新启示。 本文主要通过对以下三个章节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意识形态理论展开系统地研究: 第一章,探讨毛泽东意识形态的形成与发展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和文化底蕴,进而概括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阶段。 第二章,探讨毛泽东意识形态概念、本质、功能等方面的元理论,,通过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时期的著作研究进而探讨其意识形态理论。 第三章,探讨毛泽东思想评价的理论在新民主民主时期意识形态理论的历史地位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时期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A8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14
  • 一、 研究意义7-8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8-10
  • 三、 研究方案10-11
  • 四、 研究方法11-12
  • 五、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12-14
  • 第一章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时期意识形态的形成与发展14-30
  • 第一节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时期意识形态的形成与发展的条件14-24
  • 一、 时代背景:近代中国的革命实践14-19
  • 二、 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影响19-21
  • 三、 文化底蕴: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21-24
  • 第二节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时期意识形态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阶段24-30
  • 一、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时期意识形态理论的萌芽(1921 年—1927 年)24-26
  • 二、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时期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1927 年—1937 年)26-27
  • 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时期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和深化(1937 年—1949 年)27-30
  • 第二章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时期意识形态理论的主要内容30-50
  • 第一节 关于意识形态的元理论30-34
  • 一、 意识形态的内涵及特征30-33
  • 二、 意识形态的本质33-34
  • 三、 意识形态的功能34
  • 第二节 关于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理论34-41
  • 一、 革命实践与阶级意识35-38
  • 二、 军事战略与意识形态领导权38-39
  • 三、 意识形态与阶级斗争39-41
  • 第三节 关于意识形态教育的理论41-45
  • 一、 意识形态教育与党的思想建设41-42
  • 二、 意识形态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42-45
  • 第四节 关于文艺工作的意识形态理论45-47
  • 一、 文艺与与旧意识形态批判45-46
  • 二、 文艺工作的方针46
  • 三、 文艺工作的内容及原则46-47
  • 四、 文艺工作的途径及方法47
  • 第五节 关于外交战略中的意识形态理论47-50
  • 一、 外交战略中意识形态的时代特征48
  • 二、 联苏反美外交中的意识形态思想48-50
  • 第三章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时期意识形态的历史地位及现实意义50-54
  • 第一节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时期意识形态理论的历史地位50-51
  • 一、 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继承50
  • 二、 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创新50-51
  •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的现实价值51-54
  • 一、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正确指导51
  • 二、 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51-52
  • 三、 积极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52
  • 四、 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教育52-53
  • 五、 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53-54
  • 结语54-55
  • 参考文献55-57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57-58
  • 后记58-59

【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世虎;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时期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56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656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a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