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反腐倡廉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发布时间:2022-07-13 18:33
  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他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吸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腐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廉政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时期反腐倡廉的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战略发展期条件下,分析邓小平反腐倡廉思想的深刻内涵,结合时代背景,寻求反腐倡廉工作的新发展,对于巩固我党的执政基础,维护党的形象,更好地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邓小平反腐倡廉思想的提出背景和理论渊源。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持续上升;国际影响力大幅增强;文化欣欣向荣,思想领域更加民主和开放。但与此同时,由于新旧体制的转换并没有完全完成,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改革不同步,市场经济本身的缺陷,法制的不完备和国际复杂思想的影响,腐败现象也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在这种新旧体制并存的背景下,邓小平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廉政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加全面的反腐倡廉思想。第二部分,主要阐明了邓小平反腐倡廉思想的主要内容:首先,邓小平看到了反腐倡廉的必要性,从社会主义的本质,执政党的地位,现代化...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邓小平反腐倡廉思想的产生
    2.1 提出背景
    2.2 理论渊源
        2.2.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廉政思想
        2.2.2 马克思、恩格斯的反腐倡廉思想
        2.2.3 列宁的反腐倡廉思想
        2.2.4 毛泽东的反腐倡廉思想
3 邓小平反腐倡廉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反腐倡廉的必要性
        3.1.1 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求反腐倡廉
        3.1.2 党风问题关乎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3.1.3 反腐倡廉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3.1.4 反腐倡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3.2 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
        3.2.1 体制有弊端,法制不完善
        3.2.2 教育失误,治党不严
        3.2.3 封建思想残留,资产阶级思想乘虚而入
        3.2.4 新旧经济体制转换不全面
    3.3 反腐倡廉必须坚持的原则
        3.3.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3.2 坚持党的领导
        3.3.3 对腐败现象要综合治理
        3.3.4 依靠群众,但不搞群众运动
    3.4 反腐倡廉的方法和途径
        3.4.1 长期反腐,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3.4.2 发扬民主,加强监督
        3.4.3 反腐倡廉要靠教育,更要靠法制
        3.4.4 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4 邓小平反腐倡廉思想对我们的启示
    4.1 发挥教育的基础作用,提升反腐倡廉教育的实效性
        4.1.1 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
        4.1.2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4.1.3 加强对反腐倡廉工作的宣传和引导
    4.2 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完善反腐倡廉建设的制度体系
        4.2.1 改革体制
        4.2.2 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4.2.3 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4.2.4 建立监督机制
    4.3 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创新反腐倡廉建设的载体、方法与途径
        4.3.1 重视网络的力量,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
        4.3.2 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境外反腐经验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新时期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理论反思[J]. 黄文艺.  政法论坛. 2007(02)
[2]国民心理对中国法制现代化道路的影响及其现代价值[J]. 吴增基.  政法论坛. 2007(02)



本文编号:36605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6605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2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