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党群关系建设研究
本文关键词:延安时期党群关系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延安时期是从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随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今吴旗县),将革命大本营放在陕北,到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在陕北吴堡县东渡黄河迎接革命胜利曙光的13年。在这13年中,党员关系处理融洽,一直被视为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程之中典范,尤其是党群关系的处理方面,更是值得当代中国共产党的学习和借鉴。本文围绕这个主题,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延安时期党群关系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论述。对延安时期党群关系的历史背景包括延安时期的时间范围、地理范围及历史进程作了简要介绍。并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及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主要的领导人的党群关系理论进行系统分析,明晰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历史继承关系。文章的重点对延安时期党群关系的主要表现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及党的自身建设四个方面进行了说明,总结了延安时期党群关系的历史贡献,得出经济建设是确保群众信任的前提基础、政治建设是给予群众信任的重要手段、文化建设是保障群众信念的思想基础和党自身建设是保障群众信赖的根本要求的结论。通过对延安时期党群关系建设的分析,要求在新时期,当代中国共产党需要通过以下途径来改善党群之间的关系:一是经济建设以巩固人民信任基础,二是政治民主建设以增强群众信心,三是文化建设以引导社会优良风气,四是党风清廉以强化民众信赖决心。
【关键词】:延安时期 党群关系 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231;D25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4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8-10
- 一、研究背景8
- 二、研究意义8-9
- 三、研究方法9-10
- 第二节 研究综述10-14
- 一、国内相关问题研究综述10-11
- 二、国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11-14
- 第二章 延安时期党群关系建设的时代背景与理论依据14-22
- 第一节 延安时期党群关系发展的时代背景14-17
- 一、时代背景14-15
- 二、历史进程15-17
- 第二节 延安时期党群关系建设的理论依据17-22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群关系的基本思想17-18
- 二、列宁关于党群关系的理论发展18-19
- 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党群关系的继承和发展19-22
- 第三章 延安时期党群关系建设的主要表现及措施22-32
- 第一节 做好经济建设确保群众信任的前提基础22-26
- 一、减租减息运动的实施22-24
- 二、大生产运动的实施24-25
- 三、工商业的发展25
- 四、金融财政的兴起25-26
- 第二节 民主政治建设给予群众信心的重要手段26-27
- 第三节 加强文化建设障群众信念的思想基础27-30
- 一、教育事业的发展28
- 二、文艺运动的开展28-29
- 三、新闻出版事业的兴起29-30
- 第四节 加强党的建设保障群众信赖的根本要求30-32
- 第四章 延安时期党群关系建设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32-38
- 第一节 延安时期党群关系建设的历史贡献32-34
- 一、为中国共产党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32-33
- 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增添动力33-34
- 第二节 延安时期党群关系建设的当代启示34-38
- 一、经济建设以巩固人民信任基础34-35
- 二、政治民主建设以增强群众信心35-36
- 三、文化建设以引导社会优良风气36
- 四、党风清廉以强化民众信赖决心36-38
- 结束语38-39
- 参考文献39-41
- 致谢41-42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冉思尧;;延安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生活[J];新湘评论;2012年20期
2 邹开明;邹春梅;;1994年以来关于延安时期党的廉政建设研究述评[J];理论观察;2012年06期
3 张和平;论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J];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03期
4 陈大莲;延安时期党的建设工作简述[J];福建党史月刊;2001年10期
5 王光荣;毛泽东与延安时期的党报党刊[J];湘潮;2002年03期
6 朱鸿召;飒爽英姿是怎样炼成的——延安时期的革命女性[J];上海档案;2003年03期
7 张敏卿;浅析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优良作风的形成[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9期
8 黄延敏;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扩大群众基础的历史考察[J];滨州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9 陈桂香;延安时期毛泽东对私人资本主义问题的认识与发展[J];理论学习;2003年04期
10 邹腊敏;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历史经验及启示[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勇;;试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于农民问题的解决及其启示[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2 孙欲声;;论延安时期民主精神的特点[A];延安精神与中国现代化——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刘亚利;;中共延安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4 张秀丽;封学军;;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争取中间势力的政策探析[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5 拓宏伟;;中国共产党与延安时期的文化建设[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6 王行水;;浅谈党在延安时期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A];弘扬延安精神实践“三个代表”[C];2002年
7 孙欲声;;论延安时期的民主精神[A];弘扬延安精神振兴青海经济——青海省延安精神与当代中国发展和民族工作实践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选[C];1997年
8 祁之泰;;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哲学贡献[A];延安精神与中国现代化——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李忠全;;试论延安时期党建历史的基本经验与启示[A];“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未来”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王晓荣;王育英;;延安时期党的人民利益观[A];从《为人民服务》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庆伟;延安时期新闻传播业与红色旅游研讨会召开[N];陕西日报;2007年
2 贾志敏 张军;“延安时期民俗文化影视城”雏形乍现[N];延安日报;2011年
3 孙国林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延安时期文艺期刊风采再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延安大学校长 崔智林;延安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经验[N];光明日报;2013年
5 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 郭永平;延安时期党的廉洁政治永放光彩[N];陕西日报;2012年
6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主任 赵耀宏;延安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N];光明日报;2013年
7 黑龙江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弘扬延安时期群众路线的光荣传统[N];黑龙江日报;2013年
8 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书记、局长 马峗;学习党在延安时期的为民思想 努力做好改革发展为民工作[N];中国测绘报;2013年
9 安阳师范学院党委研究室 杨露;延安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经验的当代价值[N];光明日报;2014年
10 景慧;延安时期“双拥”的蓬勃发展[N];大众科技报;2007年
本文关键词:延安时期党群关系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75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67586.html